第474章(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一片足有三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区域。四周环绕着九座海拔高度两千米以上的山脉。其中的最高峰甚至达到海拔六千米, 终年积雪的银色山峦即便在太空中也清晰可辨。

而在这群壮丽山脉的怀抱之中,隐匿着一片“世外桃源”。

每年春夏两季,大量消融的冰雪流入山谷, 蒸发的大量却被大山阻隔无法流向远方,于是重新化为降雨落回到地面,因此这里气候湿热多变,甚至有长达七个月的雨季。丰沛的降雨浇灌出了大量植被,并滋养了形形色色的神奇动物。这里甚至被认为是第五大区风景最为瑰丽的地区。

然而如此生机勃勃的沃地,却有个不详的名字——死荫山谷。

这还要从两年前,第三自然官方拓荒团队的一次意外说起。当时一支二十五人的小队深入谷中实地勘探,却只有八人最终生还——余下十七人因为各种离奇原因:失足、瘴气、被野兽拖入水中, 甚至因为接触有毒植物而引发的群体性错乱而身亡,为这片宁静的谷地投下了一层阴翳。

以上这些背景介绍,也将会出现在分发给每一位参赛学生的生存手册上。至于是真是假,没人知道。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主办方希望本次交流会办得越刺激越好,只要别出人命——出了人命可是要赔大钱的。

又过了半个小时,航空器抵达死荫山谷腹地的交流会大本营。这是一座灰褐色碉堡式建筑,表面布满藤蔓和青苔——要不是交流会定制的辅脑解说功能已经上线, 一靠近建筑就会知道这里原本是科考队的临时营地,卫长庚几乎要以为是谁把破破烂烂的东极哨塔给搬过来了。

虽然外观破旧, 但“碉堡”内部经过整修,已经能够胜任交流会临时指挥部的各项工作。很快, 刚刚抵达的教师团就被带去了会议室,并获得了有关本次活动的详细流程说明。

本次友校交流会为期三周, 分为“安全区”和“野区”两大交流赛场。其中“安全区”赛场主要面向非对抗性的技能比拼,参赛学生将围绕着营地建设、地形勘测、设计规划等多项内容展开较量。

而“野区”赛场则更具有风险性——开幕当天,参与交流的十二所学校的12支哨向代表队,将同时从死荫山谷边缘的12个点位出发,向位于圆心的大本营进发。在前进过程中,他们需要探测地形、避开一切潜在的风险,并尽可能多地收集动植物样本以供科学研究。

三周之后,无论12支队伍的进度如何,都将统一返回大本营,参与盛大的会师仪式。届时,大本营将点燃巨型篝火,那会是外太空所能观测到的、第五大区的第一缕文明之光。

为了确保交流会能够安全、流畅地进行,主办方将投入数倍于参赛学生的安保团队。其中包括了在死荫山谷边境雪山上巡逻的大量仿生人雇佣兵,时刻跟随学生定位拍摄的微信无人机群,设置在野外的应急安全屋,24小时待命的急救系统,还有一支野外裁判队伍。这二十位来自各个学校的精英教师团队,将密切关注12支野区队伍的进程,维护秩序、仲裁纠纷,必要时甚至可以出手替学生摆平过高的风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