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收复四州下(1 / 2)

加入书签

虽然北汉和南唐都答应了,但是接下来却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北汉刘崇刚死没多久。现在年轻的皇帝自保为第一要务,短时间内想要对周朝出兵,有点不现实。而且当时北汉已经没有了主动出击的能力,很多人都把此时的北汉比喻成了困在笼子里的狮子,不能主动出击,但是自保有余。

而南唐方面当时的确是有能力威胁周朝边境,但是南唐内部乱成了一锅粥,皇帝不好好干好本职工作,而且身边还都是一大帮一大帮的小人,所以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更不用说抽出力量去对抗周朝了,就算是想要对付周朝,那也要谋划扯皮很长时间,短时间内那是没希望,也靠不住的。

后蜀找的着两个盟友,此时都成了打酱油的,对于战局基本上没啥帮助,基本上还是后蜀自己和周朝在打。

这一打就到了七月份,但是王景自从击破八连寨之后,在没有什么战功,而此时向训也到了,于是王景就成了整支大军的统帅,而向训成了监军,两人合兵开始进攻凤州和秦州。

凤州的地形还是很复杂的,因为秦岭就在这里,也是山地居多,所以易守难攻,蜀道难说的就是这进入四川的小道太难走了,而且险关又多。

王景当时兵力有限,强攻说实话不划算,一不小心还损失惨重,得不偿失,但是柴荣没让回去,他也不敢写折子请求回去。

要是他一遇到困难就要回去,这和大饭桶赵季札就没啥区别了,王景好歹也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将军,他不想就这么灰溜溜的跑了,他和后蜀打的仗很多,没事就小打小闹来几下,但是这一次他准备好好地真真正正的打一次,不再小打小闹给后蜀挠痒痒了,而是要让后蜀狠狠的疼一下,流点血。

所以战况就算是对周朝不利,但是王景没还想到撤退,他在凤州等待机会。不过此时还有一个大问题出现了,也是进攻川蜀之地的一个最大的谁也不能避免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粮草。

我们商面也说了,这地方不太好走,大军走进来都有点费劲,现在押运粮草更是不方便,而且途中损耗很大,所以这一次西征的周军也出现了这个问题。

于是监军向训就建议王景,没有粮食可以找皇帝要,但是现在咱们还是应该好好的坚守凤州阵地,等待机会一举攻下凤州秦州等地。

随后王景给柴荣写信,让柴荣再送点粮草过来,他凤翔的粮草支撑不住西征大军的消耗啦。

柴荣接到王景要粮草的书信,交给了大臣们,让大臣们商量一下,看看这事咋弄?当时有一个宰相就直接说:“王景讨伐后蜀,这都好几个月了。还有没什么功绩,但是要粮食却是一流,现在国家也不富裕,西征军浪费粮食却打不了胜仗,还是先让他们回来吧,以后再说进攻蜀国的事。”

虽然宰相这样说,但是柴荣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皇帝,他进攻后蜀这件事本来就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他统一大业的第一步,现在要是第一步都走不下去,那以后还怎么办,所以在柴荣心里,也是不想撤兵的,也不想认输。

于是就找来了他的亲信赵匡胤,让赵匡胤到前线去看看,观察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困难,要是王景能力不行,或者凤州和秦州真的攻不下来,那就算了。

赵匡胤顺便带着一些粮草物资赶到了凤州前线,赵匡胤和后蜀的赵季札不一样,赵匡胤那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对于柴荣还是忠心耿耿的,办事也稳妥,在前线仔仔细细的转了一圈,又和王景和向训仔细讨论了一下战况,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拿下凤州和秦州指日可待,让柴荣放宽心。

有了赵匡胤的视察结论,朝廷上面暂时没有反对的声音了。而柴荣心里也舒坦了,又继续研究下一步进攻南唐的计划。

再说说凤州前线的事情,周军和后蜀军僵持了一段时间,双方小打小闹了几场,但是损失都不大,李延珪不能赶走王景,王景也拿不下李延珪。

王景作为攻城的一方,按理说久攻不下,应该是他比较着急才对,但是事实上刚好相反,作为守城的李延珪却是急不可耐。

李延珪觉得这么长时间了,周军的锐气已经没了。他们以逸待劳,现在出城作战应该能够得胜。其实更关键的是现在孟昶又派了一个监军过来,前面因为赵季札在孟昶面前乱说,边防大将说撤就撤,李延珪等人不想在在这件事上栽跟头,所以就想表现一下,让孟昶对他们放心。

于是他先派人在重要关卡驻防,作为前站,准备主动出击,随后又派了一支大军绕到周军的身后,断了周军的粮道和后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