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举兵叛乱所为者何(1 / 2)

加入书签

(正文)

遇到大荒年,赵温分发自己家的粮食救助贫困者,救活了一万多人。献帝向西迁都长安之时,赵温任侍中,跟随皇帝同乘一辆车来到长安,获封江南亭侯,代替杨彪任司空,后来免职,不久,又任司徒,录尚书事。吕布入据洛阳之后,赵温移居东郡,准备颐养天年了。

赵戒一世四公,赵典一生久任九卿,虽然没有高居三公之位,按照实权来说,已经胜过徒有虚名的三公多矣了。赵温一任司空,一任司徒,是一世两公。灵帝中平元年,黄巾大起之时,赵谦为汝南太守,败于汝南黄巾军。献帝初平元年,以光禄勋为太尉。次年免职,献帝迁都长安之时,任车骑将军,为车驾前驱。旋以病罢。又为司隶校尉,迁任太尉,直到卷入世家大族操纵物价、囤积居奇的大案,不得已而辞职。赵谦赵谦两任太尉,是一世两公。

至此,赵家三世八公,比起袁家的四世三公,无论是实力还是家族的底蕴,都要强上许多。再看看卫陶,不过是富商大贾罢了,从来没有做过官儿,哪怕是千石的县令都没有做过。在世家大族眼里,卫陶这样的人只是仅供驱驰的狗腿子罢了,即便钱再多也上不得台面儿。

故尔,一看到赵谦出面儿,卫陶立刻便老老实实了。赵谦开出九卿和乡侯的价码儿,正好捏住了卫陶和卫家的七寸。卫家是富商大贾不假,可是从未有人入仕,在世家大族之中,是末流之中的末流儿。如今竟然能够有机会做九卿,还可以封侯,实在是从天而降的大喜事儿!再者说来,卫家私铸并州金币,已然是犯了族诛之罪,再加上一条儿谋逆之罪,还是族诛之罪。既然如此,卫家何不赌上一赌,一旦赵谦获胜,卫家便要鸡犬升天,扶摇直上了。

三世八公,如此煊赫的家族最后竟然走上了谋逆的道路,而且还是此次宣明政潮的幕后黑手,其间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心路历程呢?究其根本,就是因为赵戒一生之中的唯一污点,使得赵典、赵谦、赵温三人一直抬不起头来。此事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却又无法洗清。

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可是在天下老派儿的士人儒生眼中,赵戒还是窝囊废!若是他和胡广能够当庭折辩,李固就不会死,他的子孙也不会遭逢惨祸!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像李固临死之时呢那一封信中说得那样:“你们受了主上的厚禄,颠覆而不扶持,倾覆国家大事,后代的良史,难道会容你们的私心吗?定会口诛笔伐,骂得你们无立锥之地的。”

赵谦的性格,倔强而有智谋,一旦认定了道路,就会一意孤行。相比之下,赵温的性格就温和多了,没有什么脾气,见人都是满脸带笑的,就像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好先生一般。赵谦赵温兄弟两个的脾气秉性不同,两人又都是做过三公的朝中巨子,于是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子柔,你的性子比较温和,就由你延续家族的血脉吧。我要做一件大事儿!”

赵谦下了决心之后,和弟弟赵温长谈了一次,这一次长谈,明确了两个人的分工,同时也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祖父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不成想做下了一件错事儿,以至于死后依然蒙羞。作为祖父的嫡孙,我有责任为他洗刷冤屈,让天下士人对赵家刮目相看。”

一开头儿,赵谦就开诚布公,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儿。对于兄长赵谦所说的大事儿,赵温颇不以为然。“兄长,我觉得大可不必,祖父当时如此措置,其中自有他的隐情。本朝的两次党锢,士人为了活命,什么下作事儿都干出来了。‘望门投止’的张俭便是其中翘楚。”

“笑骂随他笑骂,好官儿我自为之。随便别人怎么说,我们赵家总算是在惊涛骇浪之中保存下来了,还活得很好,这,就够了!至于天下人怎么看,都是无所谓的事儿,只要在乱世之中保存宗族,便是让十万人去死,又有什么?改朝换代也好,平舆天子胜了也好,关东联军打败了大司马吕布也罢,只要我赵家还在,还枝繁叶盛,其它的都是浮云,不必理会!”

赵温终于说完了,对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很难得的重话了。赵谦听完之后,立刻便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非也!非也!子柔,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适逢乱世,就要激流勇进,需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要放手一搏,博赢了,赵家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