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汝南袁氏二(2 / 2)
袁闳的预言在二十多年后应验了,他自掘坟墓,埋葬了灾难也埋葬了自己。
袁忠,字正甫,与同郡范滂是朋友,都因为党锢之祸受了牵连。初平年间被任命为沛相,竟然乘了一辆极其简陋的车子去上任,在任的时候一廉洁自守著称。天下大乱的时候,袁忠正在会稽上虞做官,乘着一艘用竹席遮盖的小船去见王朗,看见王朗左右僮从都穿着皆青绛采衣,非其奢丽,立刻托言自己突然病了,立刻退下。后来孙策攻破会稽,袁忠乘船跑到海南,又从海南跑到交址。献帝迁都到许昌的时候,征召他做卫尉,没有去,同年死了。
袁弘,字邵甫,一自己出生豪门为耻,就改了名字自己走路去上学,一生不应征辟,最后死在了家里。
袁忠有一子袁秘,字永宁,为郡门下议生。黄巾起,秘跟随太守赵谦进攻黄巾,战败。袁秘与功曹封观等七人奋起自卫,都战死在陈郡,赵谦才得以免死。皇帝诏令封袁秘等七人“七贤”的称号。
汝南袁氏一门中袁彭这一枝儿,都恪守了袁良的祖训,累世经学,清廉自律。
袁汤这一枝儿就全然不同了,钟鸣鼎食,已经是一派富贵气象。
袁汤生三子,长子袁成,次子袁逢,三子袁隗。
长子袁成,做到左中郎将,早亡无子,袁逢将庶子袁绍就过继给袁成为嫡子。
次子袁逢,灵帝朝任司空,曾为三老,受到朝廷的特别优待。
三子袁隗,先于袁逢历任三公。
袁逢、袁隗做事就不像堂兄弟们那样古板,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在朝堂上混得很不错。中常侍袁赦和袁隗认了同宗,两人结为党援,同气连枝互通声气。就连大长秋曹节都给汝南袁氏三分薄面。本朝两次党锢之祸,被宦官迫害的名臣贤士不计其数。但袁家不仅丝毫没有受牵连,反而越来越兴旺,就是因为袁逢兄弟会来事儿。
袁逢生三子:长子袁基,为董卓所害。次子袁术,亦为汉末诸侯之一。三子袁浚。
袁隗生三子:长子袁满来,次子袁懿达,三子袁仲达。
袁安完全是靠着靠自己的铁骨铮铮、一腔正气,才做到三公之位的。他把这种家风作为家法传到了后世,但是一到袁逢兄弟俩那里,这经就被念歪了。这星弟俩长袖善舞,朝秦暮楚,只要能保住禄位做什么都行。以至于袁彭的那一支儿人和他们都不怎么往来,人家继承的是耕读传家的家风,瞧不起袁逢兄弟的所作所为。
但是朝廷上又缺不了袁氏兄弟这样的和稀泥老手。当前的局面是中官们一手遮天,王甫还开了中官内讧的先河。大长秋曹节对王甫也有几分不瞒,但是碍于亲密战友的面子不好说话,心里有气那是肯定的。毕竟一起经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为几个小角色翻脸好说不好听。
被禁锢在家的党人们完全丧失了对朝政的话语权,只能瞪大眼睛作壁上观。外戚何进的作用还不大,仅限于走走后门卖几个小官。几个仅存的耆老世家在小范围内争抢着一些汤水。在这种情况下袁氏兄弟的长袖善舞就成了几大势力之间的润滑油,悄无声息间竟然成了气候。门生故吏遍天下,一呼百应以为党援。
理清楚了汝南袁氏的家谱,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袁术袁绍兄弟之间的内斗。四世五公的汝南袁氏,在熹平六年的多事之秋,掌舵的是袁逢、袁隗两兄弟,下一辈是袁基、袁绍、袁术、袁浚四兄弟。袁基身长俊朗,温文尔雅,是袁家重点培养对象,袁浚还小,剩下的袁术和袁绍不和,这就是汝南袁氏最大的问题所在。
袁绍是庶子,母亲的地位很低,过继给袁成之后就成了嫡子,颇有些乌鸦飞上枝头做凤凰的味道。好在袁基心性不错,对袁绍颇为照顾。可是袁术就不同了,他从心里瞧不起袁绍。袁术曾经骂袁绍,说他是什么我们家奴才的种子。但是袁绍的素质、能力确实比袁术强上许多,人缘更是好得不得了,就连何进这样的屠户,袁绍都能处得和哥们儿似的。在洛阳城里,袁绍袁本初、曹操曹阿瞒、张邈张孟卓三个人是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好哥们儿。
袁术就比较难堪了,他的人缘不怎么好,没有几个好哥们儿,常和他一起混的都是些狐朋狗友。每当袁绍三个人在洛阳城中惩强扶弱赢得一片赞誉之时,袁术就更嫉恨他哥哥了。他的狐朋狗友们都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和袁绍对着干,袁公路才能出气。
就因为这个毛病,袁术犯了大错。
袁术这几天气儿不咋顺,一张脸总是板着,嘴巴也撅的老高,保守估计拴上三头叫驴不成问题。“公子,我们陪您去走马吧。”“不去!”“那我们陪您去看角抵吧。”“不去!”狐朋狗友们相互看了看,没办法了,只能拿出最后一招了。“公子,二公子好像去探访一个士子了。”“在哪?带我去看!”袁术的双眼立刻就红了连脸不板了,嘴巴也不撅了,脸上露出了一种病态的苍白。
这个时候,只有好好地给那个家生奴才种儿添点堵,风流倜傥的袁公路心里才会舒爽无比。别看袁绍年纪不大,交的朋友多了去了,这次去探访士子,莫不是去笼络人心?若是把袁绍看上的人挖角过来,时常在他的眼前晃一晃,想必那厮的脸色就不会这样从容了吧?哈哈哈哈,袁术忍不住笑起来了,这样报复只有一个词儿能够形容,那就是:完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