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加入书签

有了第一个字做试验,傅尚书就在第二个“风”字上做了点变形。繁体的“风”和“阁”字体并不简单,也没什么点可以改成小花朵。傅尚书选择将字体写得圆润一些。

字虽有笔锋,但圆润肥胖,整个看起来就可爱得多。

三个字全落了笔,傅尚书搁笔欣赏了一下。

“大将军伪装成小娇妻,也不是不可以。”傅尚书把字交给傅辛夷,“出去别说是我写的。”

写可以,但说出去丢不起这个人。

傅辛夷忍住笑意,开口应了傅尚书的话:“不说不说,肯定不说。”

她没急着拿起还未干的字,又多看了两眼,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笑,在旁边捂嘴咯咯起来。越想越觉得好笑,和个二傻子一样。

傅尚书都被她带着想笑,不得已刻意板脸:“干什么?有你这样笑长辈的?”

傅辛夷忙摇头,含笑往外叫人:“良珠,进来帮我拿一下纸。”

良珠进门。

傅辛夷和良珠一人拿着大纸一边,确认不会导致未干的墨染出去:“我先退下了。您老继续忙。”

说完就走。

傅尚书见傅辛夷说走就走,细品了一下。

再细品了一下。

他怎么一想到这个花铺名字,再一想到封凌,觉得就那么不是个滋味呢?

……

傅辛夷忙着开花铺,封凌更没闲着。

他刚荣升为翰林院编撰,事情就立马来了。

洪侍读和封凌一样过目不忘,完全知道要怎么给封凌布置事情。他下手半点不留余地,成堆的书册就压了下来:“历朝的实录编写,你需要查漏补缺。有问题暂无实证的部分在边上标注。”

封凌才应下这活,洪侍读就送来了新活:“你科举文章写得不错,下次经筵侍讲内容你安排着,就围绕你殿试说的那些延展讲讲。”

上个事情如果说是翰林院修撰该做的事情,那经筵这个事情就属于绝对的提拔。

正常来说,翰林院轮来轮去,还没能轮得到刚进来的封凌去给皇帝和臣子讲课。

翰林院一群人看向封凌的眼神颇为复杂。羡慕有,惊异有,敬佩有,幸灾乐祸也有。这事做好了是好事,做不好可是在皇帝面前当场翻车。

不是谁都能面对群臣侃侃而谈的,殿前失仪是大罪,稍有不慎状元郎就被埋没了。每三年出一个状元郎,最后状元郎混得还没探花郎好的比比皆是。

他们当然没想到封凌在经筵上侃侃而谈了很多年,对此完全无畏。

封凌头疼的还是实录编写问题。这东西讲真,不管怎么折腾,该需要花的时间是注定的,记忆力再好也没法偷懒,顶多就是处理起来速度稍快一点点。

好在他还算有一群帮手,能帮着他一块儿去处理这些问题。

就算他忙成这样,他也还记得傅辛夷的花铺马上要开了。

别人开新铺子,恨不得敲锣打鼓大肆宣传,让家家户户都知道有新铺开业。傅辛夷开店低调得不行,连日子都是临时敲定的。

“封大人,封大人。”骆康如今也在翰林院做事,朝着封凌喊着,有点头疼,“你看这里的数字是不是有点问题?怎么田亩数目两年内增加了那么多?”

本朝初二十四年到二十六年,从纳税的四百万顷田直接变成了纳税加开荒总计八百多万顷。

封凌上前看了眼,快速翻了下记忆:“没错。”

他笑了下:“永远不要小瞧老百姓的能力。只要有口饭吃,能安稳过日子。他们开荒所创造出的粮食,比你我能想象得多得多。”

骆康感叹:“就这田亩数,我家里头掌柜还和我说米价怕会涨,让我考虑囤粮。”

封凌为官近二十年,见证了米价的波动上涨。

“米价是会涨。不是因为良田多而涨,而是很多百姓没有那么多田可种。”封凌随口说了那么一句。

这下不止骆康,一群人都忍不住朝封凌看过来。

“怎么会没田可种呢?”

“封大人家里似乎没有田?您可别唬我们。你这问题可少见着。”

在场多少人寒门出身呢?他们这群学子恐怕很多出生后没下过田。

封凌抬眼笑了:“回头经筵上我会讲一些我和我没田小伙伴们的一二事。希望陛下不要因为我胡乱开口而怪罪我。”

什么叫没田小伙伴的一二事?

一群人被封凌这个说法弄得哄笑起来,好奇心跟着一块儿产生:“听着就有意思,您可要多讲讲。”

封凌应声:“那是一定。”

第95章

傅辛夷知道封凌忙, 这些天都没去打扰封凌。

她让人按着傅尚书的字打了花铺的店名牌子, 还在门口挂了小旗,又特意让人去编了一堆高地不同的竹篮。门口的竹篮有十三四少年少女那么高, 里头放地上的竹篮同样, 放桌上的竹篮则矮得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