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2)
青衣仆从在袖子里用手微微一掂量,又用小指掐了掐,一直冷着的脸色这才变得好了些。又细细交代了一下王府举办文会的时辰地点, 这才傲然拱手离去。
又长高半头的钱小虎自打进京后,也跟着学了不少待人接物的礼数。饶是他忍了又忍,却还是被气得错牙, “不过是个传话的小杂役,这鼻孔险些朝天了,拿了银子连个谢字都不说!”
钱师傅见多识广自然老练些, 扯了一下儿子小声骂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当心你这张嘴给少爷惹祸。那人虽也是个奴才, 却是王府里的奴才, 说话做事代表着王府的脸面。你还想他给你弯个腰道个谢,白日做梦了吧?”
顾衡没注意到钱家父子的牢骚话,他坐在椅子上慢慢摩娑着洒金贴子上的墨痕。心想这两年来经过自己的用心筹谋,有很多事已经跟那场大梦全然不同。
虽然经过无数波折, 甚至付出了鲜血淋漓及至性命的代价, 但是终究顺顺利利地到了京城, 还即将参加今次春天的会试。祖母安好, 顾瑛安好,与同茂堂的那群跗骨之疽也干干净净的割裂开来,所有的一切都有了变数。
只有这位爷依旧很愿意把自己打造成礼贤下士行事有矩的一代贤王,只可惜……
当今皇帝共育有五子三女,其中三个皇子业已成年。
大皇子苏子璋为人豪爽侠义,十八岁的时候就被封为肃王,其母原先是嫔,如今是是甘霖宫的庄妃娘娘。听说这位庄氏出身武将世家,其祖其父其兄其弟皆是戊守边关的重将,一手养大的儿子自然不弱,这也使得大皇子在军中的威望甚高。
但皇子是何等尊贵的身份,自然不能真的上阵带兵杀敌,所以大皇子就领了一个左军都督府佥事之职。虽然只是个从二品的闲差,每日里上衙门点个卯,喝个茶看会公文就行,但是没谁敢真正小觑。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吏部每年向各地卫所的军饷发得及时发得足额,大皇子自然得了无数人心。各路边镇大将回京述职时,第一件是到兵部交堪合,第二件就是到肃王府或是认个门或是叙个旧。
二皇子苏子璞被封为端王,不过这位主子的身份最为尴尬。
本来是穆皇后嫡出,是贵的不能再贵的身份。但在十五年前,穆皇后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厌胜”大案。据说在皇后所居的坤宁宫宣明殿正殿的承尘当中,发现了诅咒皇帝早亡的傀儡木。
因为事涉皇后,内宫慎刑司的主官不敢擅专,战战兢兢地写了折子请皇帝定夺。听值守的宫人说,那天晚上的承乾宫养心殿整夜灯火通明,然而等到天亮时却没有什么明确的旨意发下来。
正当宫内宫外的人惶惶难安时,穆皇后突然薨了。
随着皇后的逝去,这件禁中大案发生的莫名其妙,结束得更加莫名其妙。前后不过半个月,所有涉事的人员死的死,徙的徙,短短的时日禁中各司各处几乎被清洗了个遍。审理的案卷全部被封存,连一纸一字都没有流出宫外。
帝王的心思高深莫测,朝堂上下人等只有三缄其口明哲保身。
至于私底下的说法各种版本都有,流传最广的就是穆皇后心生妒忌,不忿别人分去恩帝王宠,激愤之下做了糊涂事。事情败露之后又忧惧过甚,不等责罚就自戗了事。
十五年前厌胜大案才发生时,端王还只是个懵懵懂懂的黄口小儿。忽然从炙手可热的嫡出皇子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小可怜,这种巨大落差使得他的性情颇有些阴晴不定。说得不好听些就是时有乖戾之气,遇大事小事时容易暴怒无常。
传说有一回端王身边服侍多年的一位大宫人手脚慢了些,没有及时将热茶斟好,这位爷就当着一干宫中内侍的面,将这位大宫人狠狠斥责一顿,还罚她大冬天跪在露天院子里。
这位大宫人也是有品级的尚宫,为一盏热茶被端王当众责骂,又在院子里跪了大半宿,又羞又气之下当夜就吞金而亡。这件事引得御使们纷纷上书弹骇,连皇帝都在朝臣面前几次骂他“暴躁易怒,刻薄寡恩!”
端王成年之后约莫知晓自己不待见于皇帝,更可能是自觉与大位根本无缘,就主动带着王妃俞氏到城外别庄居住,每逢五、十大朝会时才会回到冷冷清清的端王府。
这位王爷大多数的时候潜心研究佛理,曾用整整三年的时间抄写了千遍的《法华经》供奉到佛前。处事谨言慎行,轻易不与各路朝臣结交。这么多年下来,这位沉默寡言的王爷在朝堂上其实就是一抹可有可无的影子。
三皇子苏子琅是景仁宫周贵妃所出,自小待人和善仁民爱物,有神童之名。及长在朝野间有贤名,十五岁时就被敕封为敬王。
说起这位周贵妃,不免让京中各位内外命妇又羡又妒。
都说天家无长情,但当今这位皇帝对周贵妃可谓是一往情深,从来都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京城里私下传说,因为钦天监的天师卜过皇帝的命格太硬不利妻室,要不然这皇后凤位早就落在周贵妃的头上了。
三皇子的外祖父周尚贤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当今皇帝在潜邸时与他有半个师生之谊,登基后更是颇为倚重。“朝中事无大小,必令中使往问”,所以这位周阁老位高权重,虽已致仕但门生故旧遍及六部。
三皇子的舅父周敏之就是周贵妃的长兄,如今是礼部侍郎,为人干练通达,性颖敏有谋略,是下一任礼部尚书的热门人选。
礼部尚书一职历来是除内阁众臣外,最为清贵的职位。
历任首辅在进入内阁前,都担任过此职,已被人戏称为“副相”。外面都在传言,依皇帝对周家人的看重,说不得用不了十年这位周侍郎就会成为朝中第二个名声赫赫的周阁老。
皇帝已经上了春秋,却迟迟没有立下皇嗣。
私底下有人说是这位老皇帝恋栈权势,不愿意大权旁落。还有人说因为老皇帝是踩着兄弟们浓稠厚重的鲜血,才登上大宝之位。就十分不愿自己的儿子们走上同样的老路,所以不到最后关口绝不会吐露属意于谁!
无论怎样说,朝堂上的重臣已经隐隐分成两派。大皇子肃王依靠天然优势把持兵部和刑部,三皇子敬王自然而然地就占了礼部和吏部。至于工部和户部的两位上官,就是两边都不靠的中间派,好似任谁拉拢都无效。
至于那位像影子一般的端王,因为生母穆皇后的厌胜一案,可说早已被皇帝变相放逐,单等皇帝大行之后就要就任藩地,因此从来没有被众人正经放在眼中。
顾衡苦笑,从前的自己何尝不是揣了一块旺炭般的心,总想着争人之功从此做人上人。却没想到十年苦麽工夫,正经为他人做了嫁衣。现在想起,何尝不是一场大笑话!
在那场大梦里就是靠着这场文会,顾衡凭借真才实学在一众举子当中声名鹊起。后来又被敬王一眼看中,竟以恩荫杂途的身份成为敬王府的长史,不知让多少正经的两榜进士羡煞!
那时春风得意的顾衡忘记有一句老话,叫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一心一意想干一番大事业,成就心中报负。却不料一朝势败,一心追随的敬王为一己活命,当着皇帝和三司竟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王府一众属官的身上,说是头脑一时发热被人怂恿才犯下祸事……
当顾衡在大理寺死牢里拿着那张敬王亲手所书笔墨未干的罪己状时,后悔的只想撞墙。深恨自己有眼无珠,从前怎么就跟了这么个反复无常近乎小人的主子?
王府各级属官共十二位,有五位是自己花了大力气从别处挖来。对于各项庶务均有独到之处,没想到莫名其妙地跟着自己同上法场身首异处。那种肌肤全数战栗的恐惧,让人做梦都能惊醒。
就因各人投错了主子!
若是敬王像他面上表现的那样博学儒雅仁人爱物有担当,众人也心甘情愿认了这个栽,因为这都是各自的命数。但是他靠出卖王府一众属官苟活性命,就凭这份小人心性也想逐鹿王座,真正是痴心妄想!
顾衡把大红洒金请贴轻飘飘地抛在案几上。这个文会肯定是要去的。敬王府里的厨子是特地从江南知味楼请来的,一手淮扬菜烧得尤其地道,若是不去实在太过可惜。
况且二月春闱之后就要加开恩科,童士贲这个极擅钻营之人前次落第,肯定不会错过这场在贵人面前露脸的盛会。既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么不妨趁机添把干柴,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些。
※※※※※※※※※※※※※※※※※※※※
啊,啊,收藏过1000时,加加加加加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碧波琉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21519843 10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