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对内残酷(1 / 1)

加入书签

海德里希跟随着希特勒很多年,在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的时候,海德里希就是特务头子,所以非常清楚这位元首心里的担心,对于前线的战士问题,元首的确是有些顾虑,毕竟隆美尔元帅的威望太高了,如果要是隆美尔元帅在欧洲发展起来,就好像是当年日本的朝香宫鸠彦亲王,那就会出现和政府对着干的第二个示例,当年日本是如何变成附属国的呢?就是因为很多士兵归顺朝香宫鸠彦亲王,导致天皇政府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权力,最后不得不变成华夏的保护国,如果华夏想要这样对付德国的话,虽然会有些困难,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成功呢?

希特勒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当年是真的有些后悔,既然已经查出隆美尔元帅的不轨之心,那个时候就应该把这个家伙给干掉,其实希特勒还是非常爱财的,除了隆美尔元帅的威望之外,隆美尔元帅的能力也是很强的,如果这个家伙能够效忠希特勒的话,那简直可以顶得上几十万大军,现在想那些事情都没办法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卖后悔药的,就是因为当初想要留他一命,所以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这让希特勒感觉到非常的无奈,但是也没有其他的选择,现在只能是希望他们不发展了,如果他们发展起来的话,一旦达到了十几万人的规模,整个德国可能都会松动了。

“你立刻给我调查一下,动用你手上的所有力量,不管归顺的是什么人,哪怕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也得把她们的家里人给我找出来,然后把他们送到集中营当中去,同时这样的消息要通告全军,只要他们战败被俘虏了,老老实实的去华夏的战俘营当中,那么他们的家里人不会有任何的事情,如果他们敢于加入隆美尔的军队,那么就要把他们的家人送到集中营当中去,顺便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让全国所有的人都知道,包括那些新兵在内,让他们知道政府的狠辣手段,就算他们战败了,也不敢去接触那位元帅阁下,我看看他的军队如何扩大。”希特勒说出了一个办法,这让旁边的海德里希有些惊讶。

以前的时候他们也这样做过,但从来没有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如果要是这样对付战俘的家属,那么全军的士兵会有什么想法呢?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为了这个国家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被俘虏又不是他们愿意的,肯定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果能够跑回来的话,谁愿意到敌人的战俘营当中去呢?如果现在政府这样对待他们,那么他们还会为这个政府卖命吗?会让下面的士兵跟自己离心离德的,之前的时候不是说不用这样的办法吗?难道最近隆美尔元帅的军队扩大,已经把元首刺激成这个样子了吗?现在已经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吗?

“我尊敬的元首,这件事情恐怕不行吧,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做了的话,损失的是巨大的人心,我们还有好几百万的士兵,这些士兵还是忠于您的,包括那些被俘虏的士兵,他们也没有全部的加入隆美尔的军营,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人进行调查,同时把这样的消息散播出去,会让这些士兵恨我们的,他们在战场上还会全力的出击吗?还会为了这个国家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吗?我觉得这件事情是得不偿失的,还请元首阁下能够慎重的考虑,就算是为了德意志剩下的这几百万士兵,包括那些新兵在内,这件事情都是不可以进行的,对我们的损伤实在是太大了。”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海德里希的内心也是十分恐惧的。

现在讨论的并不是纯军事的问题,如果是纯军事的问题的话,那么还是可以进行讨论的,现在讨论的是士兵的忠诚问题,这也是希特勒内心最为脆弱的地方,希特勒以前只要是说出类似的事情,海德里希都会无条件的完成,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意见的,因为那个时候德国正在走上坡路,德国的发展超乎所有人的预料,谁也不知道德国能走到什么地方,所以那些小病必须得去除才行,现在德国正在走下坡路,如果还要进行这么严格的统治,会激起老百姓的反抗心态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海德里希也是为自己考虑。

“这件事情不用多说了,你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就是了,跟以后的危险比起来,现在的这些都还是能够控制的,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隆美尔的军队可以继续扩张,最终人数超过10万人的时候,华夏人会做什么呢?华夏人会给他们安排一场战役,会给他们安排一场必胜的战役,不管他们打成什么样子,最终都是会胜利的,一个方面是给他们信心,另外一个方面是要动摇我们的信心,尤其是我们国内这些军队的信心,树立一个战神的形象,一旦隆美尔的战神形象被树立起来,那个时候有多少的军队会跑过去呢?如果那个时候在实行这种狠辣的政策,恐怕反抗压力会更大吧?”希特勒喝了一口水说道。

对于以后的事情,希特勒看的非常明白,自从啤酒馆事件之后,希特勒对于自己的人生看得非常长远,任何的事情也都看得很长远,唯一的错误可能就是进攻苏联了,如果当时没有进攻苏联的话,现在还是欧洲的霸主呢,美国人也不可能那么快参战,华夏人也不可能在欧洲称王称霸,可惜自己回不去了,如果能够回去的话,绝对不会让所有的军队陷入苏联那个陷阱的,都被当时那种情况给蒙蔽了,认为自己和华夏进行夹击,苏联很快就会输掉这场战争的,没想到华夏人占了大便宜,把整个西伯利亚都给吞了,自己反而陷入泥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