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堡垒(1 / 1)

加入书签

当天晚上11点钟,华夏方面的进攻开始了,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包括盟军司令部那边,今天盟军司令部已经是给这边发了三封电报了,都说今天晚上要加进防御,华夏方面各种补给品还在路上呢,盟军方面的侦察飞机已经是拍到了照片,所以华夏方面的进攻应该是明天早上开始,今天晚上各部队进行休整,没想到还没有过半夜12点,华夏方面的进攻就已经开始了,当你的手放出在大地上的时候,都能够感觉到整个大地在颤抖,800多辆重型坦克冲在了最前面,在他们的后面是上千辆的装甲车,上面装载着数千名最精锐的战士,朝着加里宁格勒开启了最后的进攻。

苏联在南线还有2万多名士兵,他们龟缩在数百个堡垒之间的战壕里,当看到华夏方面的坦克的时候,这些人的双手都在发抖,并不是他们不想要战斗,可他们该用什么去战斗呢?难道用手中的步枪和手榴弹吗?如果是面对轻型坦克的时候,这些工具可能还会管点用,但现在冲上来的都是重型坦克,别说是你手里的这些普通步枪了,就算是苏联特有的反坦克枪,恐怕打在上面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还得害怕跳弹伤害自己,所以这些士兵干脆举枪投降了,都已经给后边说过好几次了,希望后边可以有一些重型武器的支援,但是给了他们什么呢?什么也没有给他们。

苏联人还在这里布置了一个雷场,原本他们认为雷场是有作用的,毕竟有800多个地雷呢,但是经过了多日的轰炸之后,这里的地雷已经十不存一了,所以当华夏坦克过来的时候,只有几个地雷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后面的步兵并没有走,这群工兵已经开始慢慢的排雷了,这样的隐患,华夏方面是不可能留下的,苏联人想要用地雷杀伤华夏的步兵,这个愿望现在也基本上落空了,仅仅用了两个小时,在凌晨1:10的时候,加里宁格勒南线防区已经全部沦陷,这里的指挥官排着队走进了华夏的战俘营,他们这个时候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终于算是完成了任务。

华夏方面之所以进攻如此迅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所有的情报都已经表明了,华夏方面并没有准备好这次进攻,他们应该还要休整几个小时呢,就算是华夏方面进攻比较快的话,至少要在凌晨三点钟的时候发动进攻,现在直接提前了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的时间让苏联方面没有任何的准备,苏联还有一批反坦克火炮,但这些反坦克火炮都在市区的防空洞里,如果之前把它们放在南区的战壕里,恐怕在轰炸当中也已经是倒霉了,所以才放到防空洞当中,可也就是他们的这个小新举动,让这些武器一点用都没有派上。

逃兵也是造成这次战败的主要原因,按照苏联方面原本的规划,南区的防御阵地大约有3万名士兵,其中8000多名士兵是由市民组成的,但是在半夜11点的时候,这8000多名士兵几乎跑了60%,当听到华夏的坦克的时候,剩下的40%也跑干净了,本来派去拦截他们的士兵都已经拦住他们了,可华夏方面的进攻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些士兵干脆跟着他们一块跑了,总共跑出去了1万多人,这让南区防线缺少人手,很多地方都是没有人防守的,华夏方面直接就是进空门,怎么可能会不失败呢?所以逃兵问题也是一个很主要的问题,是苏联方面都没有顾及到的。

加里宁格勒最主要的防区就是南线防区,现在华夏已经全面占领了南线防区,所有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了,加里宁格勒市区虽然也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但是这些防御工事基本上没有多大的作用,就在他们等待华夏人进攻的时候,这些华夏人竟然是停止了进攻,把加里宁格勒给团团围住,现在这座城市还剩下40%的面积,60%的面积都在华夏人的占领之下,这个时候如果华夏人想吃掉他们的话,恐怕一口就能够吃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跟盟军司令部所说的一样?他们要直接围点打援吗?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盟军方面也不是傻子的,不会为这个城市继续输送援军。

很快他们就明白华夏人是怎么回事儿了,华夏人在城市的周围安放了一些高音喇叭,不间断的向城市当中播放一些策反消息,不管是城市内部的军队还是老百姓,只要能够放下武器走出城市,那么以后的战争就跟你没有任何的关系,只给里面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如果在一个半小时之内不出来的话,华夏人就要开始万炮齐轰了,那个时候这座城市可能什么都没有了,某些人也会随着这座城市灰飞烟灭,到底是如何选择,恐怕就要靠你们自己的决断了,原来华夏人不是不想攻城,只是想要采取一个更简单的办法,一方面减少破坏城市,另一方面也减少自己的损失。

当高音喇叭播放出声音之后,城市内部就分裂为两派了,有些人赶紧的扔掉武器,朝着郊区跑去,他们想要快点的对华夏投降,来自远东的士兵曾经告诉过他们,如果你投降的比较快的话,那你可能会成为战俘营里的管理人员,华夏人就是这样来安排的,如果你投降的比较慢的话,那你过去肯定是要吃亏的,在面临必败的时候最好还是早点投降,但城市内部还有一批人是铁了心不投降的,这些人就是少量的美国军队和苏联的政治委员们,这些人自己不投降不说,还会在街道上设立检查站,不允许其他的人头像,一时间城市内部枪声大作,两边的人马都拿着武器在火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