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撤退(1 / 1)

加入书签

戴安澜将军把自己的指挥部后撤了50公里,谁也不知道美国人想要干什么,所以有些准备必须得做好,万一还把指挥部放在沿海地区,没准美国人可能会铤而走险的,现在双方处于僵持阶段,任何一点胜利都有可能鼓舞对方的事情,别看美国人昨天失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舰队来说,损失的情况并不是非常严重,从今天的炮击当中就能够看得出来,虽然美国人昨天地面部队损失严重,但舰队的作战能力至少保持了80%以上,远远超出了华夏方面的预期,按照华夏方面的预期,最多只有60%的战斗力,看来美国人的恢复速度也是很快的。

戴安澜将军已经下令了,沿海十公里范围内不会驻军,这一地区算是十分危险的地区,刚才的炮击大家也都看到了,如果嫌自己命长的话,完全可以到这一地区去溜达两圈,美国人的火炮估计五分钟就可以招呼过来,所以还是距离这一地区远一点比较好,如果真的被美国人给盯上的话,鬼知道美国人会用什么方式来对付你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国内的海军过来,然后配合海军打一场翻身仗,就好像南非地区一样,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机密性,美国早就预料到华夏会派海军过来,南非的事情也不可能会发生两次,美国人的脑子也没那么笨。

针对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毛远山从两个地区调来了一些海军舰艇,从国内派出了一支航母战斗大队,从苏伊士运河地区调遣的一艘战列舰总数跟汤姆逊的舰队基本相当,但是汤姆逊现在还有一支舰队,那就是刚刚从澳大利亚出发的第二舰队,他们的数量也是两艘航空母舰,如果单独论双方的海军实力的话,恐怕美国人要稍逊一筹,而且美国海军经历的实战要比华夏多,虽然以前华夏战胜过他们,但如果真的对比战斗力的话,华夏方面还是有些逊色的,所以华夏方面必须要小心,不过华夏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陆地上还有不少的飞机可以支援。

经历了上一次的失败之后,汤姆逊也没有继续发动进攻,让舰队在海峡周围开始巡航,拦截可以看到的一切船只,不管是华夏方面的运输船,还是欧洲盟国的运输船,只要是你出现在这一地区,全部都不可以通航,别说你上面装什么东西了,就算你空着船也不会让你出去的,美国方面的封锁是无差别的封锁,很多欧洲盟国都提出了抗议,毕竟他们也在这一地区有自己的利益,可惜美国方面的根本不听他们的,他们认为华夏方面的渗透能力太强了,表面上挂着的是德国轮船,鬼知道里面的这些人是为谁效力的,万一全部都是华夏人呢,那封锁也就失去了意义。

美国人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在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当中,他们抓到了很多为华夏人办事的间谍,这些人的国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有欧洲资本主义强国的,也有亚非一些殖民地当地居民的,甚至还有一些土著居民呢,这让五角大楼感觉到十分的稀罕,华夏人到底是如何渗透过去的呢?难道他们可以跟这些土著居民成为朋友吗?要知道美国人也曾经这样努力过,但最后全部都失败了,不待打扫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自己过去的人还被这些土著居民给杀了,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华夏人办不成的事儿,也没有华夏人策反不了的人。

当美国情报机构要求增加军费的时候,国会里的一些议员还在奚落美国军方,认为他们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可是当德国的一些将军投降华夏的时候,这些国会议员什么话都不说了,德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算是很有信仰的,他们非常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德国军队在节节败退,也看不到他们大批的投降苏联,但是华夏特工却做到了这些人没做到的事情,大量的德国高级将领都有投降的倾向,虽然暂时他们还在德国军队当中,但根据美国大数据部门的调查,这些高级军官当中至少有20%有这个想法,有5%的人已经跟华夏取得了联系。

这样的数字已经是十分可怕了,当他们把这个数字交给希特勒的时候,这位战争狂人也显得手足无措,如果他敢把这些人全部抓起来的话,那么整个德国军队肯定会暴动的,这些人也会觉得自己不安全,毕竟希特勒抓人的时候也没有证据,仅仅是美国人给他们的一份材料而已,就好像希特勒无故抓人一样,德国陆军本来跟希特勒关系就不是很好,取得胜利的时候你就是国家元首,如果快要失败的时候,那么你就是这个国家的罪人,现在希特勒如果大肆对德国陆军动手的话,那么起来反抗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虽然盟军方面表示可以协助希特勒,但希特勒并没有采取盟军方面的建议,如果按照盟军方面的建议去执行的话,德国高层至少25%的人要被抓起来,这些人可都是德国将军以上的人,如果把这些人全部都抓起来的话,那整个德国军队将会陷入瘫痪状态,希特勒的控制力也会大大下降。

其实美国人也不是完全为了盟军战线着想,美国人也想控制所有的德国军队,如果希特勒的微信在此次事件当中下降的话,美国人的机会也就来了,所以希特勒不准备跟着美国人干,不能让美国人的阴谋得逞,这也是华夏能够坚持下去的一个原因,盟军看似非常强大,但他们的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势力,谁也不跟谁真正的交心,所以最后他们肯定会面临失败,当你的战友不相信你的时候,在战场上,他很有可能会变成你的敌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