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防控理论(1 / 1)

加入书签

华夏方面的防空技术还是非常先进的,原来的时候就有自己一套防空理论,跟世界其他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他国家的防空火炮都是跟着飞机的,但华夏方面却不是这样,华夏方面有很高强的高空侦察能力,一般都能够算准飞机在哪个层次,所以华夏方面的地面防空部队就会把整个层面给覆盖在他们所要覆盖的层面上,到处都是纷飞的弹片,所有的炮弹都被设置了引信,当他们抵达一定高度之后就会四散爆开,经过华夏方面的试验之后,这种方式要比其他的方式命中率高,一般敌人的飞机损失高达40%以上。

现如今,华夏方面很少有小口径的高射炮,小口径的高射炮在去年就已经全面撤出了华夏军队,大部分的高射炮都是88毫米以上的,这样的高射炮射程更加的高,而且他们的炮弹更加的重,当他们抵达天空中之后,他们爆炸的威力也就更强,现在华夏都已经有203毫米高射炮,这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是一个不可相信的事情,其他国家都在嘲笑华夏的这种行为,认为他们的这种方式是非常错误的,可是当华夏方面的防空部队建功的时候,这些人也傻眼了,真是没想到华夏方面做的是正确的,可他们已经足足晚了一年的时间了,想要迎头赶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况且制作这些东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如今世界各国的科研力量都在大幅度的下降,除了美国和华夏在稳步增长之外,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数量也在下降,就好像德国这个国家一样,原来德国是科技领头羊,世界上大部分的先进技术都是从德国传出来的,但现在却没有那么好了,德国的科学家是世界上流失最为严重的,从希特勒排挤犹太人的那一天开始,德国的科技力量就注定了要下降了,犹太人在德国的科技系统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和华夏就是抓住了这么一个机会,瓜分了德国的科研力量,要不然的话,这两个国家也不会发展那么快的。

当初毛远山费尽心思把犹太人拉回去,很多国内的将领还都不愿意呢,他们认为毛远山有些过分了,咱们国家本来就那么穷,有限的资源应该留下来发展我们自己才对,怎么能够拿着大把大把的钱去欧洲呢?而且还是把这些犹太人给拉回来,要知道那个时候跟德国的关系很好,上上下下都不希望惹怒希特勒,如果希特勒真的暴露的话,很有可能华夏方面没有办法跟他继续合作,这对于当初的华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但毛远山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不管德国方面如何反对,毛远山都命令在德国的间谍全力营救犹太人。

现如今,这个成效也看出来了,整个华夏的科研体系也建立起来了,犹太人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火药的改进和防空导弹的研发,虽然防空导弹是毛远山拿出蓝本倒推回去的,但这也必须需要科学家的全力配合,华夏方面的科学家只能说是科学学徒,他们对各个方面都没有很深的钻研,只能是跟着犹太人进行学习,虽然最近也有不少的闪光点,但不可否认华夏的科研体系,犹太人要占据到一大部分。

很快,美国飞机就进入了这个区域了,华夏方面这也是第一次面对美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毛远山早就在最高层会议上说了,美国人的战略轰炸,不亚于我们华夏方面的,因为我们的战略轰炸机还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呢,至于战术方面,美国人就没有我们先进了,在几年前我们就使用b17轰炸机轰炸日本,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绝对要比美国方面强得多,不过美国人的理论一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真正是个什么样的战斗力咱们也不知道,从他们空袭德国的时候能看得出来,他们在这方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力气的。

当美国的重型轰炸机出现之后,在最外围的华夏战斗机就冲上去了,数量并不是很多,大约两百架飞机左右,他们的任务就是先把那些战斗机给缠住,让美国轰炸机失去战斗机的掩护,美国机群在缓慢的前进,一路上不断遭到华夏战斗机的袭击,华夏方面的飞机就好像飞蛾扑火一样,一批又一批的朝着美国人的轰炸机编队过去,美国方面也是十分的纳闷儿的,为什么华夏人不一下子都出来的,其实这就是一个心理战术了,如果我们全部都出去的话,这就等于把我们的底牌放在了你们的面前,你们的心理压力也就会下降很多。

这样一批又一批的飞过去,这也算是给你们增加心理压力,因为你们谁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会有华夏的飞机,也正是因为华夏方面的这个战术,让美国飞行员时刻处于高度紧张当中,每当他们的耳机当中传来侦察员的声音,这些人都会十分紧张的抓住自己的操作杆儿,还有美国飞行员受不了这样的压力,直接就操作错误,在天空当中,可是不允许有错误的,一个飞机稍微差那么一厘米,可能外面就是几十米了,很有可能会把旁边的飞机给拉下去的,这样的事情刚才就发生了。

一个美国飞行员十分的紧张,结果自己的手稍微抖了一下,整个飞机往旁边偏了两度,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看出来,当这个家伙看出来之后,整个飞机的机翼已经碰到旁边飞机的螺旋桨了,两架飞机在天空当中没有办法控制,虽然重型轰炸机可以失去一个发动机还能继续飞行,但被碰到螺旋桨的发动机,一些残核飞到了飞机上,点燃了飞机的输油管,整个飞机冒着黑烟下去了,这也是美国方面的第一个乌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