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见丈母娘(1 / 1)
就在毛远山看向那边的时候,一辆小汽车也开过来了,在上海现今这个年代老百姓当中还拥有这种小汽车的绝对是少数,要是在战争之前拥有汽车的人数可就多了去了,可在战争当中不是被党国给征用了,就是被日本人给炸毁了,可是看现在这辆汽车的成色还有八五成以上的,这就说明这个人在上海应该是很有势力的。果然车门打开之后毛远山就看到了里面出来的是谁了。
“总指挥和陈司令应该不认识他吧,他就是上海青帮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这次粮食捐赠工作也是他发起的。在抗战之前,他曾经在上海发起了各项运动,比如说新生活运动戒掉鸦片也是他对新生活的一种向往,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对于党国的政策还是非常拥护的。在抗战的时候个人也曾经捐赠一架飞机,只不过咱们的空军力量薄弱,飞机在抗战之初就被日本鬼子给击落了。”原来这个下车的就是上海三大亨之一,毛远山并不认识他,但是知道保安团在上海地区作战,他曾经是帮了不少的忙的,而且这一次赵小姐的事情人家也是伸出了援手,要是没有他当中间人的话,也没有办法跟华中派遣军的人进行交涉,可以说保安团欠人家不小的人情的。现在听张志忠市长说他又对老百姓捐赠了很多的粮食,这印象也就更好了。
“杜先生,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保安团的总指挥,这位是我们民国海军司令陈绍宽上将,这两位平时可都是请都请不来的,今天也主要是为了吴淞军港的事情才到这里来,相请不如偶遇。今天晚上这顿饭可得要杜先生来管了,我们上海市政府可是穷的要命,什么钱都拿不出来的。”看到毛远山对这位帮派分子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张治中市长就做主把杜月笙给叫过来了。其实刚才杜月笙下车的时候就看到了张治中市长,能够让张市长陪着笑脸的肯定是党国的高层,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不清楚了。党国高层有那么多,他也并不是全部都认识的,而且毛远山在上海和南京这边出现的时候并不是很多,加上现在毛远山留了胡子了,跟照片上的那个英俊小生相差甚远。
“陈司令,我是见过的,当年的气势,我们青帮上下,可是佩服不已,虽然没有抵挡住日本鬼子,但是咱们民国海军的气魄,可是让日本鬼子也知道了咱们的厉害总指挥这个年轻我是没有想过的,百万大军的统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总指挥,真是年轻有为啊。我杜某人佩服。”杜月笙从底层混起来,这说话的本领可以说比毛远山他们两个加起来都要厉害,而且在上海混了那么长的时间,知道什么样的人愿意听什么话。原本陈绍宽将军就是最不愿意应付这些黑帮分子的,没想到杜月笙两句话就把陈绍宽将军拉回到当年那个年代了。当年日本鬼子进攻的时候,民国海军也不是什么都不做的,只不过实力相差太大,没有办法给日本海军带来多大的伤害。
陈绍宽将军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毕竟他来这里并不是来交际的,而是来督促吴淞军港的建造工作的。当下跟几个人告辞,就带着自己的卫兵前去检查了,少不得毛远山要代替陈绍宽将军为几位告罪,实在是太不懂得交际了。
“老张军一心为了咱们华夏的海军,所以在为人处事方面就差了很多。他现在心里最紧张的就是吴淞军港的建设工作,这次淞沪战役让咱们江南地区可以说是吃了大亏了,老将军不希望这样的事情下次还出现,所以亲自督办吴淞军港,所以有什么怠慢的地方,我先替老将军给二位告罪了。”说起来毛远山的官职和威望比他们两个人都要大,毛远山提出这样的告罪也是为了场面就是了,这两人没有理由会追究的,所以毛远山说出来之后,两个人都摆手表示并不介意这个事情,还是为了华夏海军多努力些比较好。
“晚上,我在六国饭店设宴,希望总指挥和张市长能够赏光,据说总指挥跟赵家人在南京闹出了一些矛盾,晚上倒是有一位总指挥必须要见一见了。”杜月笙就害怕毛远山拒绝,所以赶紧的提出了一个诱饵,而这个诱饵在毛远山知道之后,他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因为这个人就是赵珊小姐的父亲。
毛远山一脸茫然的看着张治中市长,因为在上海这里,他跟杜月笙的关系并不怎么熟,而且自己这里也没有什么熟人,所以杜月笙这么说他就感觉到有些奇怪了,想必张治中市长这里应该有些解答。
“杜先生可真是聪明过人呀,我们赵市长还没有上任,杜先生这里已经是听到风声了,既然是这样的话,我就去总指挥做一回主,晚上让六国饭店的厨子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得让咱们总指挥吃好了。这新姑爷要见丈母娘了,你这边可得准备妥当,咱们总指挥是北方人,说不得要咱们这些兄弟帮他打圆场了。”毛远山也是个聪明人,从这些对话里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这说的赵市长应该就是赵家人,而且说自己要见丈母娘,看来今天晚上要注意人生当中的第一个考验了赵家人到底能不能接受自己,也就看今天晚上了。
“这可真是一个突然袭击的,不过张市长说的不错,我在这边没有任何的准备,这件事情就有劳杜先生了。我在南京的确跟赵老爷子闹的有些不怎么愉快,今天这个事情也算是一个补救吧,请杜先生援手。”毛远山也是很会做人的,他知道这个客气话,就算他不说,杜月笙也会给他办的妥妥当当的,但是当他说出这些话之后,杜月笙就会感觉到一种荣耀,因为他帮着毛远山做事了,这可是未来华夏的第一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