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图谋马六甲(1 / 1)

加入书签

新加坡外海。

大英帝国在亚洲有着重要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殖民地就是印度了,印度被称之为英国女王头顶上的王冠,这就可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了。印度国内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被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国,让英国的那些资本家加工成工业产品,然后畅销全世界。可以说英国现在能够这么富裕,印度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功劳,而新加坡就是大英帝国在远东地区控制交通要道的一个重要据点,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一旦占领这个地方,就可以卡断东西方之间的交易,大英帝国占据这里已经是有些年份了,现在趁着大英帝国比较衰弱,德国跟日本人已经是研究好了,要夺取这个地方,控制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其实这两个国家的想法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日本人想的就是控制住这里,就可以把整个东南亚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了,至少从西方过来的军舰是不可能过去了,而美国人一时半会儿还顾不到这里。虽然美国人已经是加强了菲律宾的防御,但是美国毕竟没有把菲律宾当成他本土的打算,仅仅是把它当成一个殖民地而已,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当中,美国人只是从菲律宾运出一些当地生产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想着把菲律宾建设得多么的美好,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一个生产原材料的地方并不需要投入多大的资金。

而德国人跟日本人的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他们现在是盟友,而德国人的想法就是能够把英国远东舰队全部吸引过来,借着日本舰队和自己刚刚购买的这支舰队的实力,然后把英国远东舰队给打败,就算是不能把他们给打败的话,也要把他们给吸引在远东地区,只要是他们不回去援助本土的作战,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了,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他们这就准备要攻打新加坡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新加坡东北部大约400海里的地方,如果是跟平时的时候一样,新加坡海军航空兵能派出侦察兵的话,现在他们就可以发现这支庞大的舰队了。可是因为英国本土的战争,他们把大量的飞机全部都抽调回本土了,这里连负责侦察的飞机都没有了。

按照英国人的那个想法,在远东地区那是绝对没有敌人的,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华夏人,都没有那个实力对她进行挑战。虽然日本海军这两年发展的很快,但是在英国人的眼中,日本永远都是那个落后的日本永远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当中的二流国家,就这样的一个国家,胆敢跟自己发动进攻,他是不是傻了呢?英国人一直还记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就好像是一个小弟一样跟着她,当时日本因为英日联盟,然后进攻德国占领的青岛可以说是拿到了德国在亚洲大部分的殖民地,当时日本人对英国的那个卑躬屈膝的样子,现在大部分的英国人还记着呢,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原来那个跟着他们混的小弟现在已经是露出了獠牙,准备侵占他们在加州地区的殖民地了。

这一次日本联合舰队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儿了,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获胜之后他们将占据最大部分的利益。德国人除了能把远东舰队拖在这里之外,他们什么也不要,可以说真是一个乐于牺牲的好朋友,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要占领的地方可就多了去了,在华夏的进攻受挫,让日本人感觉到北上计划的失败,所以他们已经是准备南下了。在他们的眼中,广大的澳大利亚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日本需要一个广阔的大陆来安置他们不断拥挤的国民,原本以为这个大陆是在华夏呢,可是谁知道保安团的横空出世,让他们把自己的梦想生生的给切断了。

这一次进攻作战计划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大将亲自制定。山本大将是日本海军的第一人,现在已经是荣升为海军部长,但同时兼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德国方面由德国海军少将理查德少将担任总指挥。这一次德国海军主要是配合日本人,他们的作战任务就是防止英国从海外过来的援军,而日本海军最主要的作战任务就是歼灭在新加坡地区的英国远东舰队,就算是不能把他们全部歼灭,也绝对不能把他们放跑了,这是德国人最后的要求,按照日本人的想法,只要是能够把他们赶跑了,谁管他们去什么地方呢,我在新加坡就行,德国人就不那么想了。如果他们跑了,跑回到英国本土去,那还是德国人最倒霉,所以双方约定必须要在这个地方把他们给歼灭了,哪怕是有点损失,也必须得把他们给留在这里,因为德国海军在欧洲已经承担不了更多的海军了。

“理查德将军这两天参观我们日本海军有什么需要给我们指点的吗?我看你参观的都非常细致,我们两个国家是盟国,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你直接指点出来你们德国人,可是这个世界上军事发展的鼻祖。”马上要抵达新加坡海域了,这两个将军都在闲聊,越是到大战的时候,一些比较厉害的指挥官越没有紧张的气氛,现在德国的指挥官根本就不参与整个指挥事情,所有的一切都交给山本大将了,因为德国的海军指挥官从来都没有指挥过,那么庞大的一支舰队就算把指挥系统交给他们,最后的结果也有可能会把事情给办货的。

“山本大将开玩笑了,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德国人最擅长的是陆军和空军,对于海军方面,我们就好像是一个年轻的孩子一样,通过这一次的作战,我们德国海军跟你们日本海军学到了不少的好东西,这一点我要感谢你们。”理查德少将笑着说道,他说的这些话都是发自肺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