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巨型飞艇(1 / 1)

加入书签

校长听了毛远山的解释之后,也开始权衡利弊,广州地区虽然重要,美国援助虽然重要,但是拿到美国援助最大的头在什么地方呢?还不是在上海战区吗?说到底江浙地区也是整个民国政府的核心地带,如果这里丢了的话,你保住整个广州有什么用处呢?所以校长就把这个事情给压下了,下面粤系军阀的人强烈要求保安团的军队驰援广州,可是校长直接就不松口,别人都以为校长是不想让保安团插足广州呢,其实校长心里明白,上海地区现在全部靠着保安团的军队给撑着,如果没有保安团的军队的话,整个江浙地区可能就变成日本人的了,到时候留住广州也没啥意义。

大约十万大军配合广东境内的6万军队应该是可以抵挡住日本鬼子的,如果是这些人还不能延缓日本鬼子两个月的时间,那这些人可真是白吃干饭的了,李宗仁将军已经是命令桂系军阀在开始组建新的军队了,因为美国援助的到来,军事装备的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就算是不能做到人手一支枪,但是两个人一直步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战场上在收拾一些组建出来的军队上战场绝对可以做到人手一支枪的,反正训练的时候也不需要人手一支枪。

说到武器装备的问题,毛远山是真的想要给他们一批武器的,但问题是如果给武器的话就暴露了系统的存在了,现在还没有到非要暴露系统存在的时候,他现在如果暴露了系统,这整个世界上把他抓去做研究的人可多了去了,首先美国人和德国人就不会放过他,保安团虽然看着很强大了,但是也没有办法跟整个世界为敌吧。

到时候它的系统如果是暴露出去了美国人和德国人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前来对付他的,毕竟谁的手中掌握了一个这样的系统,谁就是未来的世界王者,不会有人对这样的人心存手软的,因为这样的人存在,就会让整个世界的平衡打破。

不过,因为龙飞他们这些人的获胜毛远山终于是可以给自己的特种兵解锁了,超巨型飞艇也同时解锁了,这倒是让毛远山没有想到的,新的超巨型飞艇就在今天诞生了,当这个超巨型飞艇诞生在上海上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惊讶了,日本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乌云升起来,整个飞艇竟然是黑色的,按说应该是白色或者天蓝色的才对,这样会让他有一层保护色,不过在毛远山的要求下,士兵们加班加点的把这艘飞艇给弄成黑色的了。

“你们问我为什么把它弄成黑色的,就因为这玩意儿在晚上前进,白天他是不走的,为什么要把它弄成白色的颜色呢?短时间内都是要靠这东西来运输的,他晚上用黑色的是没有人看见的,是一种保护色,今天为什么让他白天升起来呢?就是为了给那些日本鬼子看看?我没有如此庞大的运输工具,他有本事的话,可以把整个黄河上的桥梁全部炸断,就算是把桥梁全部炸断,老子也有足够的能力从察哈尔运来各种各样的人员和物资。”当有记者询问毛远山为什么要把这艘巨型飞艇给弄成黑色的时候,毛远山就是这样回答的,当毛远山的这些话在报纸上登出来的时候,整个华中地区的老百姓都沸腾了,二赶子将军的劲儿又上来了,不过他说的话真是给我们提气的,我没有这样厉害的武器,你们日本鬼子有什么呢?不就是把黄河大桥给炸了吗?我们现在有这样超强的运输工具了,没准儿比有铁路的时候运输能力还强呢!

很多记者都挖空心思的想要知道这艘巨型飞艇,到底有什么样的参数?在天空当中看着还不是很大的,可是当它降落在地面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傻眼了,它的气囊长度超过五百米,而且高度也超过四十多米这样巨型的飞艇早就超过了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飞艇了,就这样的一个东西,还加装了四个强力推进器,这种东西的速度应该也是很快的,再看看他的货仓,足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这要装多少的东西呀?所有人都想知道它的具体参数是多少,可惜的是这是保安团的最高机密,能让你们看一眼就不错了,还想要具体参数,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会儿孔二愣子可是十分兴奋的,因为他是知道这款飞艇的参数的,这款飞艇其他的参数他都没有听明白,但是运货的重量和速度他算是明白了,整个飞艇可以说也就是这两个参数最为重要,总共能装四百吨的货物,如果是满载的话,速度也可以达到120公里每小时,如果是空着的话,速度能够达到160公里每小时,这已经是相当快的一个速度了,当然了,使用的燃油也是非常强悍的,每百公里将要使用两吨到三吨的燃油。

巨大的面积如果是运载士兵的话,可以达到将近五百人,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在上面吃喝两天的时间,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这艘巨大的飞艇,完全可以让士兵前往华夏的任何一个地方。

按照介绍来说,如果是装载的都是一些货物,而且是能够长久保存的货物,飞艇上的人员是可以连续航行半个月的,抵达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它的高度可以在12000米到15000米之间,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个高度就是一个绝对安全的高度,可以说毛远山想要跟德国人做买卖后,跟英国人做买卖后,这个飞艇都可以完成他的愿望,而且还不需要担心有什么安全问题,不管是任何人封锁任何一个国家,它都可以让飞艇安全的往来于这两个国家之间,这就是毛远山为什么让潜艇部队冒险的代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