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军民共建(1 / 1)
也正是因为地方政府坚持训练民兵,所以才有今天的这种情况,正规部队的一些轻伤员如果受伤了,正规部队也是会安排他们到农村去休养,一方面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休养环境,另外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协助农村建立自己的防御体系,就跟现在这个村庄一样,两百多名晋绥军的士兵硬是没有踏入他们的村口一步,这就证明当年毛远山提出了这个政策是十分正确的。
当然了,这样也造成了一定的弊端,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在造成好处的同时也同样会造成一些人们看不见的弊端,就好像现在这样枪支有些过于的泛滥了。
不过在大的方面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只要是加强人们的思想教育,就能让他们明白,这些武器弹药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并不是用来对付自己的同胞的,全部都是用来对付那些侵略者和地方军阀的。
根据这一段时间的不完全统计,在晋绥军撤退的时候,总共有大约三十多支类似的队伍进入察哈尔地区的防御基地内部,可是他们都遇到了同样的待遇,除了两个村庄被攻破之外,其他的村庄都是完好无损,并且打退了他们的多次进攻。
那两个村庄之所以被攻破,也是因为进攻的军队人数实在是太多,高达五百人,而且还携带了六零迫击炮之类的武器。
不过最终在区小队的帮助下还是转移了村中大部分的财产和人民,并没有遭受到太大的损失,晋绥军毕竟不是日本鬼子,他们嘴上说的进去要对村子怎么样祸害,可是真的进来的时候,也就是进行一些抢劫活动就是了。
村子里又没有什么钱的话,当然也就是放把火就走了,至于杀人之类的事情,他们还是不敢干出来的,他们也明白,保安团的政策主要是没闹出人命,其他的事情都好说,要是真的跟日本鬼子一样把整个村子里的人给杀了,那保安团说不得就要下通缉令了,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保安团想要把你给挖出来,那可真是太简单了。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日本鬼子也没有闲着,他们在快速的把所有的毒气弹都运送回去了,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封存这比在各地要安全的多,一旦在各地的毒气弹泄漏出去,对于整个日本的国际形象可是影响十分大的。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下面的士兵拒绝使用这类的武器,士兵们也知道毒气弹攻击到敌人,也有可能会攻击到自己的,尤其是这种芥子气武器在发射出去之后,万一突然间风向大变,这些毒气很有可能会刮回自己的阵地上,毒气可不管你是华夏人还是日本人,只要是你吸进去那么一点儿就有可能染上的。
这一辈子也就算是废了,如果日本军方给他们配足防护面具的话,很有可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问题是日本人没有那么多的防护面具。
开始的时候还只是一些士兵零散的闹事,但是到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士兵都知道了那些防守严密的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这就好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如果保安团来这里轰炸的话,一个炸弹就有可能让整个县城陷入病毒的感染区,虽然那些军官都在告诉他们保安团不敢到这里来轰炸的,毕竟城市当中还有他们自己的人,但是士兵并不相信这个,如果保安团冒着毁于一旦的危险真的过来了怎么办呢!
你们这些军官都是有防毒面具的,我们普通的士兵当中只有一半的人有防毒面具,难道剩下的那一半人都是不要命了吗?闹事的就是这些没有防毒面具的人,刚开始的时候,有防毒面具的人都不出去闹事,但是后来他们也忍不住了,毕竟使用毒气弹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太危险的事情。
再加上现在的战局还没有糜烂到必须使用毒气弹来扭转的情况下,所以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作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把所有的毒气弹都集中到一块儿,给封存起来,暂时是用不到的,等到什么时候用得到的时候就全面了下发出去,同时也让日本加紧赶制了一批防毒面罩,发到士兵的手中,也算是让他们安心了。
军队当中的事情其实就是这样,如果你们一直打胜仗的话,这一类的矛盾都不会表现出来,都会随着你们打胜仗的步伐慢慢的消失的,但是如果你们停顿下来,又被敌人给压制的话,这事情可就不一样了,现在日本华北派遣军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情,他们虽然是刚刚打了胜仗,但是立刻就被保安团的庞大的空军轰炸机群给吓住了。
报纸上那个图片可是都印在他们的脑子中了,虽然大部分的军官都在追查这些图片的来源,可到最后还是让很多的士兵都看到了那张图片,多达五百多架轰炸灰机给人的心理压力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消散的。
原本华北派遣军已经是士气高涨了,可没有想到被一次轰炸就炸回了原形,现在又跟原来的时候一样了,听到保安团这三个字,所有的军官和士兵就感觉到浑身不舒服了。
烟俊六大将原来应该是被嘉奖的,现在别说被嘉奖了,没有被免去职务保留现在的职务已经是对他最大的嘉奖了,还想要干什么?是你泄露了毒气弹这个东西,让全世界都知道日本是一个低劣的国家。
按照天皇陛下的想法,应该立刻把烟俊六大将押回国内受审训的可惜的是,陆军部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接替他的位置,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虽然华北派遣军胜利了,但是现在他们那个位置也是十分危险的,北方就躺着一条老虎,这老虎要真的发起怒来,一爪子就能把整个华北派遣军给拍成两半儿,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