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别说陛下没给你们进行哪项变法的选(2 / 2)

加入书签

李家、诸葛家、甄家、糜家,都是买了三个亿,刘备自己的内帑花了十来亿,加起来就有二十五亿了,最后十个亿分给关羽张飞鲁肃还有其他家里有豪商产业的家族认购。

连刘巴杨洪这种激进的经济改革派家族都认购了一个亿,其他京兆韦杜、犍为陈氏、荆州蒯氏、还有几家荆南做南海交州珍货贸易的家族如董和等,凉州做贩马外贸的家族,包括马超家,都是捏着鼻子心怀狐疑各买几千万。

……

刘巴苦口婆心劝诸葛亮要注意节约、真要是拉着十八万新兵按战时待遇去修河,朝廷一年起码又是五十亿以上开支,如果用了新的工具、耗材技术,可能还不够。

一番激烈辩论之后,诸葛亮总算是被“说服”了,然后在刘巴的引导之下,把“府兵制”拿了出来。

当然,诸葛亮提府兵制,肯定会另找依据,比如假托借鉴关东曹操的新“军屯制”。

屯田制度刘备阵营这边也是不陌生的,早在辽东的时候,跟糜竺就用过屯田制安顿流民扩大生产。而且糜竺的“早期投资借贷”做得比曹操还好呢。

毕竟糜竺这样的超级大富商,还是放贷起家的,大汉朝土地上就没有人比糜竺更懂如何放好高利贷。

不过,曹操毕竟是原本历史上屯田制的正主,曹操弄屯田也有其独到创见,那就是前几年他发明了“军屯制”。

跟后世的府兵制相比,“军屯”的区别只是官方主动组织生产,同时官方要给种田的人提供耕牛农具和种子这些早期启动资料的借贷。

而后世府兵制这些都是一概没有的,朝廷不提供原始资金,区别则是府兵制下拿了朝廷的授田后、要承担的兵役义务轻一些。

比如军屯制下一家人种了官府一百汉亩的田、拿了官府提供的这一百汉亩的种子、借给他们够种那么多地的耕牛和农具,他们这一家人战时就得出一个兵。

府兵制和均田制占田制的配合,可能要官府授田三百汉亩到四百汉亩、但官府不承担其他生产资料,然后也让你出一个兵。

此刻,诸葛亮当然是早就跟李素商量好的了。

所以他先描述一番曹操在关东大肆扩军、加强政府的基建能力时用的法度。然后说自己借鉴军屯制,想到了一种“不给百姓发牛、种子和工具的军屯制变种”。

同时,这种变种也跟之前关西朝廷在巴郡板楯蛮和建宁昆明夷等地区使用过的兵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算是“蛮夷法汉用”,可以普遍推广到内陆各汉人为主的郡。

总而言之,“历史依据”非常充分,细节也非常翔实,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然后诸葛亮指出:按照刘巴之前的说法,朝廷用募兵制修运河,钱肯定是不够用了。那咱兵部勒紧裤腰带过过苦日子,把这事儿改革了,就不用花那么多钱了。

开不了源,只好节流呗。

诸葛亮作为兵部侍郎,如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给财部尚书刘巴排忧解难减轻刘巴的负担,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啊。

然而,诸葛亮可以高风亮节,不是所有现行兵制律法下的既得利益文武,都像诸葛亮那么高风亮节的。

其他兵部官员,包括作为诸葛亮上司的正牌尚书许靖,都跳出来反对了。

(注:附一下现在的九部卿名单,有些部尚书出缺侍郎管事,礼部-刘表,使部-简雍,文部-管宁,吏部-董和,财部-刘巴,民部-孙乾,工部-国渊,兵部-许靖(吉祥物,实际上诸葛亮管事),刑部-法正)

他们反对的理由也是很冠冕堂皇的:陛下是有道仁君,学谁不好怎么能学曹操那种伤化虐民之辈?

曹操治下的动员效率是高,但他对百姓的剥削程度也是非常令人发指的呀!屯田制下的民屯,百姓要上缴四成到六成的收获。这比我朝“每个壮丁一年全部租庸调输折一千八百钱”,事实税负重了何止三四倍?!

所以,曹操的“军屯制”强征兵役,对军户百姓的搜刮负担,也相当于之前我朝对板楯蛮、昆明夷的“服兵役家人免税”试行办法,负担重了三四倍!

曹操那边是本人免税就得白白去当兵,刘备这儿好歹一个人当兵还能额外免税三个家人呢!

学曹操,那不就等于普遍把百姓负担提高到目前的四倍么!太残暴了!

一番激烈的争吵之后,十六日这天的朝会,只能是什么变法动议都没通过。

继续募兵制用训练期士兵修河,钱不够。

改府兵制强征服役,又“用民过重”。

不过,这场朝议也好歹提醒了所有官员——刘备目前已经算是非常仁慈了,如果学曹操,无论是兵役还是纳税,都会把人民负担提高到现在的三到四倍!

不想在这方面陷入曹操治下的水深火热,就只能给陛下开别的财源,来进行统一战争了。

反正别说陛下没给你们选择机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