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烽烟大同城一(2 / 2)

加入书签

此时,负责城防的大同镇副总兵薛桐脸色有些难看,蚁多咬死象,大同镇城内虽说连上社兵有近三万人,不过瓦剌的兵马实在是太多了。

感受这扑面而来的压力,北城墙上的明军将士和社兵都是脸色苍白,就连副总兵薛桐也是紧抿着嘴,双拳紧握,牙关紧紧咬着。

不过,大同镇的明军将士毕竟是九边精锐,他们常年和瓦剌大军打生打死,此时就算是瓦剌大军人多势众,但凭借着大同镇城的坚固,众将士也是虽惊不乱。

此时,城外的瓦剌大军主力刚刚赶到,正在扎营休整,一时半会还不会进攻,所以大同镇副总兵薛桐便带着一队亲兵在城墙上巡视起来。

城池早己作好了作战的准备,城墙上满是三三两两的军士,有明军将士,也有众多的社兵,甚至是自发登城的百姓、豪杰。

其中当属明军营兵装备最好,每人都有对襟棉甲与罩甲,余者社兵不过戴着红笠军帽,青衣战裙外披个褡护,衣甲都颇为破烂。

当然,这些将士的兵备与兖州镇将士比起来,还是寒酸了不少,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一天,也先并没有着急攻城,而是在大同镇城外扎下了一大片巨大的营垒,几乎将大同镇城对外的主要道路全部切断了。

到了入夜时分,大同镇城的城头上燃起了一个个火堆,火堆旁三五成群,围坐满了烤火的将士、社兵。

不过眼看瓦剌大军来到,不少的守军将士皆是拥到城头紧张的向外眺望,十分担心瓦剌兵马会趁着夜色开始攻城。

此时,副总兵薛桐一路巡视过去,城头上的众将士纷纷向其施礼。

薛桐看着众将士都是紧张不已,便对一个士卒说道:“兄弟们,鞑虏大军来了,你怕不怕?”

那士卒怪叫道:“怕个球,大不了脑袋掉了碗大一个疤,鞑子来了正好,开打之后杀一个鞑子,就有五十两赏银。大口喝酒,大碗吃肉,够我享用几个月了。”

话音刚落,周边的众将士便一片哄笑,薛桐见状也是微笑道:“军心可用。”

巡视一番之后,薛桐便回到关内的部署里,看着案桌上的舆图,薛桐便陷入了沉思:“看眼下这情形,鞑子攻城战策便是四面齐攻,肯定是想要趁着朝廷援兵赶到之前拿下大同镇城。不过若是我军得力,鞑子虽拥兵二十万众,以大同镇城的险要,想要坚守下去也不是不可能之事。更何况,大同镇城四处城门外还各有一座小的关城,更是易守难攻。”

如果从天空看下去,大同镇城巨大的城池外,主城居中,又有东、西、南、北四关分布四面,与核心互为犄角,易守难攻。

所谓四关,便是关城,一般为竖立的长方形状,说白了就是四座,都是对着四面城门方向,以城门道路与大城相连,距离一般是两里之内,甚至只有百步左右。

便如山西汾州古城便有四个关城,主城与各个关城相距都只有一百多步。而且四个关城很大,特别是东关,基本与主城一般大,两城城墙相隔不过一百多步,余下中间一条狭长的地带。想进攻汾州主城东门,不但兵力展不开,甚至还要冒着两面城墙火力夹击,死伤惨重的危险。

大同镇城同样如此,东关、西关、南关、北关护卫着大城,各个关城同样有瓮城、护城河,壕沟。

再加上关城和主城外围都有“拦马墙”、壕沟,可以说环绕大同镇城形成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相互间的支援也非常便利。

如果守军得力,以大同镇城主城与四关的坚固,也先所部想攻破大同镇城,其实是非常艰难的。

不过,副总兵薛桐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此番营兵主力都是集中在北关和主城北城墙一带,所以除北关外,余者三关战情,皆要做最坏的打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