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体能极限(下)(1 / 2)

加入书签

环礁周长超过六十公里,往返就是一百二十公里。

对最优秀的特种兵来说,这也是一段漫长的路程。

楚天疆与彼得诺维奇紧挨在一起,两人都知道,其他八名特种兵都想让他们出局,他们必须相互协助。

携带四十五公斤负重,急行军一百二十公里,还不能落于人后,绝不简单。

楚天疆控制好步频,满跑了半个小时,相当于热身运动。彼得诺维奇的步伐更大,但是步频慢一些。

长途行军,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合理分配体能。

没人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一百二十公里,先期领先不等于最先到达终点,提高体能利用效率才是取胜之道。

只是,并非所有特种兵都明白这个道理。

半个小时后,中村小次郎率先加速。

“看到了吗,那家伙就是个蠢货。”彼得诺维奇说了一句。

楚天疆笑而不语,说话也会消耗体能。此外,水馕里只有三公升水,而急行军一百二十公里的脱水量在八公升以上。说话会加快脱水速度,也就会增强疲劳感,加快体能的消耗速度。

彼得诺维奇不是笨蛋,没再废话。

难道中村小次郎不知道,率先加速只会增加体能消耗?以他的速度,领先优势最多只能保持两个小时。

除非中村小次郎是个货真价实的蠢货,不然就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西方集团的八名特种兵早就商量好,用车轮战术拖垮中俄特种兵,诱使楚天疆与彼得诺维奇加速追赶。

楚天疆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一百二十公里急行军,即便是体能最好的特种兵也需要八个小时。只要楚天疆与彼得诺维奇沉得住气,在前六个小时以适当的速度匀速前进,到最后阶段才发力,他们肯定不会落在最后,反而是采用车轮战术的特种兵会首先累垮,在最后阶段被远远抛下,失去争夺前两名的机会。

此外,谁来接最后一棒?

采用车轮战术,西方集团的八名特种兵得轮番领跑,而最后领跑的那名特种兵有极大的可能垫底。

显然,没有哪个特种兵愿意做最后一名。

另外一种可能是,中村小次郎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

十名特种兵的实力不在同一条线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说沙利文与麦克唐纳缺少实战经验,属于个人能力较差的特种兵,那么中村小次郎就是门外汉,在其他国家的军队里根本算不上是特种兵。

事实上,日本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

不可否认,中村小次郎是特别警备队里的佼佼者,可是他没有上过战场,也许双手还没沾过鲜血。不管日常训练有多么刻苦,训练就是训练,永远取代不了实战,也永远无法通过训练获得实战经验。

跟杀过人的特种兵相比,中村小次郎是个不折不扣的菜鸟。

楚天疆早就注意到,西方集团的七名特种兵都没把中村小次郎放在眼里,似乎把他当成了局外者。

集合前,奥尔德里奇跟另外几名特种兵交头接耳,却没有理会中村小次郎。

这算什么?

露骨的侮辱!

同为东方人,楚天疆能够体会中村小次郎的感受。哪怕遭到奥尔德里奇的辱骂,也要比遭受冷落好得多。

人是社会性动物,军人更是如此。

即便是最优秀的军人也要依靠团队,遭到团队排挤,意味着不被接受与认同,更意味着失去了立足之地。

这也是楚天疆与彼得诺维奇抱成一团的原因。

只要中村小次郎足够聪明,他就得设法打入以奥尔德里奇为首的小集团,唯一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显然,中村小次郎是个可怜鬼。

四个小时后,在到达环礁北端的转向点之前,楚天疆与彼得诺维奇追上了累得跑不动的中村小次郎

楚天疆有点可怜中村小次郎,这家伙在之前三个小时里跑了差不多五十公里!

虽然这个速度比不上马拉松运动员,但是去掉四十五公斤负重,中村小次郎肯定能在国际马拉松大赛中拿冠军。在以前的作战行动中,楚天疆在极限情况下,最多也只能达到这个水准。

如果中村小次郎沉得住气,肯定能进前五。

现在这样子,中村小次郎肯定垫底。

急行军相当于长跑,保持体能的关键是尽量让身体进行有氧新陈代谢,让储备在身体里的能量,即糖份充分利用起来。过于剧烈的运动,必然会进行无氧新陈代谢,能量的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还会产生导致肌肉酸痛的化合物。需要足够多的时间,人体才能排出这些有害化合物。

不管中村小次郎的意志有多么坚强,也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恢复体能。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过度消耗体能,将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难以保持状态。中村小次郎要想完成今后几天的考核,必须做出取舍,承认在体能考核中垫底的现实,确保在接下来的考核中正常发挥。

如果中村小次郎不肯放弃,相信什么“小宇宙爆发”之说,恐怕总成绩都将垫底。

经过转折点,楚天疆开始加速。

前半程以保持体力为主,后半程拼的是耐力与意志。

很快,楚天疆发现,彼得诺维奇的步伐没能跟上,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壮。

“彼得,坚持住。”

“放心,我跟得上。”

前方,以奥尔德里奇为核心的七名特种兵一直在视野范围之内,保持着无法被一口气追上的距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