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十八学士(2 / 2)
也可以用部首偏排来查字。
里面还可以增加一些插图解释,对汉字不仅有注音、释义,还有组词、释义。
最关键的是要让刚开蒙的蒙生,也能够借助这词典自学,可以自己学习读音、字译、组词等,而不仅是囫囵吞枣式的先填鸭式教几年。
“为何要增加白话释义和词组、举例这些?”
汉字这么多,每个字都要注音、释义还要举例等,内容肯定很大,若再增加白话,无疑会让这本字典的内容更多了。
“一来是便于孩子们理解,尤其是那些童生们,方便自学。二来呢,我有个小小的野心,希望我们能够借这本贞观字典,向四边的蛮夷们全面推广大唐音,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时,也是书不同文语不同音车不同轨度量衡不一,但他强势制订了统一标准,这才让天下真正的统一。”
“我大唐如今越来越强盛,四方归附的蛮夷们也多,可若是这些蛮夷们依然操着蛮言夷语,依然用的是蛮夷传统风俗,你说他们真能与我们同心同德吗?”
马周赞同的点头。
在对归附胡人的安置政策上,其实马周也跟魏征一样持同样态度的,认为这些人虽我族类,其心必异,绝不可信。
魏征和马周始终认为不能把胡人南迁内置,必须得把他们赶到塞北去。
秦琅也反对直接把这些蛮夷胡人们安置内地,尤其反对让他们整部落南迁,甚至还可以独立自治,搞国中之国,这种方式历史上多次证明是行不同的,别说是眼下,就是在一千四百年后,所谓的某人治某,也还是极其失败的。
但简单的把他们赶走也不现实,毕竟长城离阴山燕山等,其实还有很远,而将来大唐可能还要拿下西域、东北、西南等地,总不能说这些地方都不管吧。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得治理,得管控。
历史早证明,殖民地模式,其实还算先进,殖民地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移民和殖民教育,这两点缺一不可,否则无法保证对殖民地的控制,尤其是对土著蛮夷们的融合。
一本贞观字典,简单易学,一典在手,便能自学唐音,认识汉字,这多方便殖民教育啊。
秦琅也不需要说殖民教育培养出多少科举进士啥的,只要能让他们以后说唐话写汉字,就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所以字典上加上白话释义和举例,也是便于殖民教育推广,毕竟古文可不易学,到处得经据典寻找出处,太麻烦。
马周接过书稿,翻看了会。
“你这个检字表,很不错啊,大大提升了这字典的实用性。”
秦琅点头。
“我那几个榆木脑袋的兄弟、义子们,自从学会了汉语拼音后,现在读书可是大为精进,甚至连读书的兴趣都提升了许多呢。”
“嗯,你这后面还增加了不少东西啊?这个标点符号用法简表,不错。这是什么?大唐道州县划区一览表?二十四节气表,计量单位简表······”
“你新加的这几样不错啊。”
马周觉得大为惊喜,这简直能称为惊艳了,毕竟这部字典定义是汉文学习工具书。
“这字典总共收录多少字?”
“一万零八百多字,另有词组两万多个。”
马周惊叹,“汉代说文解字全书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另有异体重文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总共也才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你这比说文解字可收的更多了。”
“汉至今又数百年过去了,时代发展了,字和词也增添了许多。”秦琅解释。
“宾王你也给我看看书稿,提提意见,帮忙修改一下,到时这字典刊印时,也把你加入编辑组。”
“我可不敢贪这个功名,我就帮着看看就好了。”马周忙道。
一本贞观字典,全书收录上万字,加上各种拼音、释义、词组、举例等,那妥妥的超过百万字。
按万字一卷,那也得百卷。
这可是真正的大部头。
哪怕做成十万字一卷,也起码得十卷。
就算由东宫主持,秦琅牵头,又召集众多儒者士子们一起群策群力,估计怎么也得有个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的。
“这书一旦刊印发行,估计就将成为大唐刊印量最大的书吧?”马周笑着道,这样一本远超切韵、说文解字等的集字书、韵书、训估一体的书,印个几十万册都不意外。
“我打算到时让那些归附的蛮夷们,也都要建小学,所以五到十岁的孩子都必须入小学,学字典,习汉文。”秦琅野心勃勃的道。
他甚至打算如当年北魏强迫汉人改鲜卑胡姓一样,也要让所有的胡人都改汉姓,这样几代之后,说不定就没有那么明显的什么胡狄蛮夷,而都是华夏一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