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2)
是个偏僻的山村,坐汽车过去要七八个小时。
但这地却是李慧茹看了这批的知青下乡地点之后,找了人,特意给林舒安排过去的。
因为那里是她过世婆婆的老家。
她口中的“胡大娘”是她婆婆本家堂兄的女儿。
关系虽已经隔了不知道多少层,但那家人很多年前她却是见过的,这次安排女儿下乡,她也特意写了信过去,得了那边的回复。
那年轻人也有本事,听丈夫说进了部队之后没多久就立了大功,得了推荐进了军校,这,可不是简单的事。
也让李慧茹更加相信这家人的人品。
所以李慧茹在看到那一长串的下乡地点时,一眼就看到了峣山公社,找人把女儿安排了过去。
第3章
李慧茹知道林家人打自己女儿的心思,所以林舒下乡的事她没跟外面人说,更没跟林家那边说。
怕夜长梦多,时间也安排得很急。
三日后,林舒就坐上了下乡的汽车。
彼时天寒地冻,外面还积雪皑皑,但知青下乡的气氛却十分火热火。
学生们喊着口号,年轻的脸庞上满是朝气和“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豪情,此时他们对下乡艰苦的劳作和生活还并没有深刻的认知,只有对集体生活和对贡献农村的热诚和向往。
但,总有人其实是难受的。
林舒坐在车上,看着外面乌压压人群中那几个熟悉的身影。
然后车开动,看到她妈的身影渐渐变小,看到弟弟挥舞着的胳膊,低下头,刚刚一直强忍着的眼泪就掉到了手上的一盒点心上。
这是刚刚弟弟祐丰递给她,让她在路上饿了吃的。
这一批知青都是到原河县的。
大家一开始大多不认识,但都是十六七,十七八岁的年轻学生,不管是满怀豪情还是徘徊不安的,要去一个陌生的山旮旯里,大家对身边的人还是都有了相识之心。
虽然林舒兴致不高,但架不住身边的人热情。
林舒身旁坐的是一个圆圆脸的姑娘,叫徐娟,是个直爽敦厚的姑娘。
两人其实是高中同学,但同校不同班,所以林舒除了对对方的脸还算面熟,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
但就算只是面熟,这会儿在这里碰到,还是会生出些特别的亲切感的。
“别难过了,”
徐娟安慰林舒,道,“那边离得也不远,我们下去了,逢年过节还能回来的,我堂姐就在那边,每年都能回来一两趟呢。”
林舒抿了抿唇,轻呼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挤了一个笑容出来,道:“这么好吗?”
虽然她在西州城已经没有家了,她妈说过,等她妈一走,房子都会交上去了,可是这总是好消息。
之前她听说过好多知青下乡,一去几年都没得回家。
“嗯,真的,”
徐娟从兜里拿了个帕子塞到了林舒的手里,道,“我堂姐说她们那里对我们知青还挺不错的,不会把太重的活塞给我们女同志,你放心好了。”
林舒握着手中的帕子,上面还残留着徐娟的体温。
刚刚短短的碰触,她已经感觉到了旁边这姑娘身上浓浓的善意和真诚。
她“嗯”了一声,随手从手上的点心盒里拿了一块点心,递给了徐娟,道:“一起吃吧,我妈自己蒸的糯米糕。”
跟林舒不一样的是,徐娟以前在学校时就认识林舒。
因为林舒漂亮,不过也出了名的安静,除了学校的劳动课,从来都不参加学生自己组织的那些活动,所以这次她竟然跟自己一起下乡,让她十分意外,而且还十分好相处。
“真好吃。”
两个人说了几句话,熟了一些之后,就忍不住问道,“林舒,先前送你的那个男人是你对象吗?他长得可真俊。”
林舒抓着点心的手顿了顿,然后摇了摇头,道:“不是。”
她妈和宋绍博的母亲姚姨是从小到大的朋友。
她妈准备去甘南找她父亲,弟弟就是暂时放在了宋家。
林舒想到这里,好不容易平静了一些下来的心情又不好了。
她不想露出异样,转头看向窗外。
这时候汽车已经驶出城外,窗外的风景早不是城市的街道和密密麻麻的房子,而是白茫茫的一片山野。
徐娟看林舒看窗外落寞的样子却是误会了,她想可能两人还在没捅破关系的阶段。
先前林舒跟她家人还有那男人告别的时候她就在旁边,那男人看着她的眼神,分明就是喜欢,她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而现在下乡,关系要是没定下,将来的变数怕是就大了。
唉,其实就算是关系定下了,这下了乡,将来也说不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