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太学学士(2 / 2)
与此同时,民间自行建造石阙的行为被禁止,这种旌表的方式被官方垄断,需要官府授权方可施行。
这种方式极其受大商巨贾的欢迎,商人在汉朝地位低下,虽然家资巨万,但是社会地位并不高,时常遭到官府的歧视,赐建石阙法一出台,便有许多大商向朝廷捐献,金额巨万,都受到皇帝亲自赐建石阙,赐号“高贤”。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
京兆杜陵豪强陈太公,有良田数百顷,家资巨万,听说了赐建石阙法,嗤之以鼻,说道:“这不过是朝廷敛财之法,一个石阙有什么用?”
面对其儿子要入太学的请求,陈太公也不置可否,说道:“家中自有名师,足够教授尔等,花费不足太学学费之一成,何必非要入太学读书?”
他的儿子们当面不敢顶撞,背后却都偷偷地叫他“老榆木疙瘩”。
陈太公凭经商致巨富,有头脑,擅算计,自认绝不会被皇帝和官府的花招骗到。
他每天只在自己家的豪宅之中养尊处优,丝毫不为外界风波所动。
直到有一天,听到家人议论,说是邻村的高太公,因为捐献了五百石粮,得到郡中赐建石阙,尊其为“高贤”。
当天县令亲自登门慰问,官差来了不少,有锣鼓队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村中的里正也跟着脸上有光,对高太公愈发看重,这时县令说了句话:“既然贵地有高太公这样的高贤,何不索性改名为高村,这名称流之后世,使后人皆知高氏世代为本地之高贤大德。”
县令发话了,里正立即附合,当即将其所住之村命名为高村,高氏一个原本的商户竟好像成了当地名门,每日上门拜访之人络绎不绝。
高太公一见,觉得这事也不错,说道:“莫不如我再多捐些钱粮,将这乡更名为高乡,岂不更好?”
众人一听齐声附和,高太公便准备钱粮,又要贡献。
陈太公听了这事,突然一改往日的淡定上,拍案大怒道:“想那高家,从前不过是我家的伙计,背主单干,挣了些钱,此时竟如此嚣张,竟要骑到旧主家头上去?这好好的乡为什么非要叫高乡?要改也该叫陈乡!”
陈太公当即去寻乡三老理论,乡三老说人家出了钱,他也没有法子,唯一的法子是陈太公也出钱粮,两人较量一下,这个乡的名称由他们贡献多寡来定。
高太公已有了高村,对于高乡是有则更好,无则也可接受,陈太公却是势在必得,当即表示要捐献粮食两千石,条件只有一个:将这乡改名为陈乡。
当时各乡都在推行捐献,互相攀比,县令也以各乡捐献来称量乡里的政绩,乡三老正为比不过别的乡而烦恼,听陈太公一说,当即大喜,立刻应承下来。
两千石粮食虽然不少,对于家资巨万的陈太公来说,却也不是件了不得的事,他家的田都是亩产五石以上的良田,光地里每年的产出就不下两千石,何况他家的主业是经商。
没几天的功夫,陈太公准备好了粮食,一直接入长安城,交到府库,京兆尹亲自登了陈家的门,称其为“高贤”,并带来皇帝的圣旨,为陈太公赐建石阙,并将乡名改为陈乡。
陈太公心里别提有多痛快,虽然花了许多钱粮,可钱粮就是用来花的,留着也吃不了喝不了,还不如物尽其用,为他们陈家搏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石阙建成后,陈太公又准备钱粮,要送他的两个儿子进入太学学习。
“你们去了不要逃学,莫要玩闹,要好好读书,争取得陛下青睐,做皇帝的贴身近臣,将来飞黄腾达,那么我们陈家就当真要改头换面了。”
两个儿子点头称是,带着父亲的殷殷嘱托,赶着粮车进了长安城,开始了他们的太学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