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代李僵(2 / 2)

加入书签

景墨边讲着边以手相指,小蛮便随着景墨的所指看去。

景墨又道:“担任通判的苏东坡与太守陈襄一见如故,二人配合默契,共同主持通过挖沟、换井壁,修补漏洞等措施,为杭州修复了六口水井,解决了杭州城吃水的问题。苏东坡在《钱塘六井记》明确记下了此事。苏东坡在杭州任判官,除去审问案件,并无重大任务。但判官的职责令他颇为不喜,因为监狱里多是违犯王安石变法的良民,他们多被打得皮开肉绽,所犯的法条都是他所反对的,但那是法律,他无权更改。苦闷压抑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让他尽量地逃向大自然,而自然美的绝佳处,杭州城处处皆是。乘舟游览西湖,于是就有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聂小蛮点头道:“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才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才,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美。如此看来,苏东坡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于是苏东坡为西湖代言,西湖也为苏东坡代言。正是有些二者,才成就了吟诵西湖山水的千古绝唱。只不过这故事里,如此贬损王相公,我却不敢苟同。”

“哦,宋以来的人应该都把王安石当成曹操那样的奸臣吧,难道你还有别什么看法吗?”

小蛮点点头,说道:“嗯,我的看法与他人不同。我们知道,“和戎”“青苗”这两件事是王相公认为已经有了成效的。“和戎”这件事,它的功劳整个天下都看得见,不必说了。青苗法立意虽然很好,但从道理上讲,不能只有利而没有弊。也许这个法在最初推行的时候找到了十分可靠的人,所以才能见到比较多的成效,而问题暴露出来的很少。或者王安石的聪明仍然有被遮蔽的地方,没有能够发现。不过,看到反对派当时对青苗法的诋毁,都说它有弊无利,似乎又是不可能的。”

景墨想了想,说道:“嗯,确实有些道理,还有别的理由吗?”

小蛮又继续道:“再看此后元祐年间想要废除青苗法时,主张不要废除它的人反而很多,这也可以说明问题。免役法改变了数千年来的苛政,为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改革刚开始的时候,一部分人难免会感到有些痛苦,但这些基本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而小小老百姓没有不得到它的好处的,这可以说是只有利而没有害处的。保甲法内容丰富,思虑精当,是王安石一生最用力的事业,它的警示作用可以说是有利而无害的,它的成效人们也看得很清楚了。而它的寓兵于农的作用则由于当时募兵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常备军和后备军的区分还不明确,对百姓生活有些影响,也是意料中的事。但为了使衰弱的宋朝能振作起来,又不能不这样做。”

景墨点点头道:“小蛮你看历史就像你探案一样,往往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世人皆以王相公为王莽、曹操、朱温之流,听你这么一主,我可是要重新想想自己是不是人云亦云了。”

小蛮笑道:“景墨,你太过奖,我只是随便说说自己的看法,哪里谈得上什么观点,对了,你关于苏东坡与西湖的故事应该还没有讲完吧?后来呢?”

景墨继续道:“朝廷再次任命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领军浙西兼任杭州太守,管辖浙西路的六州郡。临行前,神宗皇帝赐予茶叶、银盒、白马、镀金的鞍鞯及金腰带等物品。苏东坡在七月到达杭州,此时,他的弟弟子由已经由户部侍郎升任为吏部尚书赐翰林学士;同年冬季,弟子由以皇帝特使的身份出使契丹,往返四个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