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亲妈养崽记 第96节(2 / 2)

加入书签

楚韵把王沐和王林叫出来:“你们两个有空就到处跑去玩儿,你们来跟哥哥姐姐叔叔婶婶爷爷奶奶说一说,北京是什么样儿的?”

王沐和王林对视一眼,北京就那样儿啊!怎么说?

人家问什么就说什么吧,说得乱七八糟,前言不搭后语的,也没人反驳。

等到天黑,楚韵看时间不早了,出来搭救两个孩子:“天一黑就冷得不行,大家都回家睡觉,有事儿我们明天再来聊。”

一个大婶一拍大腿:“好,明天来!”

王沐和王林苦着一张脸,明天别来了吧。

过年了,这两天家家户户在外上班工作的人都回来了,楚良、楚春玲他们也回来了,楚韵不用问就知道,这伙人肯定又拉帮结伙去南方倒货去了。

不愧是她带出来的学生,赚钱的思路都跟她差不多。

国家都在开始选对外开放的城市了,楚韵觉得,有些事是时候提上日程了。比如,劝爸妈和大哥大嫂去县里买房子,买不起房子就买地,自己建房子。

楚韵觉得,比起买房子,还是买地更划算。买房子的话,不仅贵,房子还又破又小,位置也不好。

买地呢,不仅更便宜,到时候可以按照自己需要建房子,就建那种两层楼或者三层楼的房子,一楼可以开铺子做生意,二楼可以住人,后院修墙圈起来,还可以修个棚子堆货。

靠种地是没办法发家致富的,只有靠做生意才行。

家里爸妈和大哥大嫂都是老实人,楚韵也没想他们做生意能发大财,就做一般的小生意就行了。

比如,开一家卖农产品的铺子,赚个差价,这个容易吧。物资短缺的问题还没解决,做这个生意,差不了。

楚韵说了半天,楚为民和李桂芳没有吭声,向红和楚卫东有点心动。

楚韵:“我昨天听他们说,隔壁大队有个人,每天骑自行车把家里的菜送到镇上去卖,寒冬腊月的都坚持跑。能这样就说明这个能赚着钱,要不然谁愿意吃这个苦?”

李桂芳迟疑:“虽说现在不管我们养鸡养鸭,但是也没说可以做生意,到时候被当作割资本主义尾巴,我们一家就完了。”

楚韵点点头:“既然你们不放心,不想当出头那个,我们先说房子的事情。从文从武以后毕业了,肯定不会呆在农村,给他们在县城修一座房子可行吧?房子修起来,就算现在自己不住,租出去,一个月也有不少钱,如果修两层小楼,一年怎么也能赚一百多块的房租吧。你们种地一年能赚多少钱?”

房子嘛,确实可以,这个亏不了!一家人都有点动心。

主要是这几天在外读书工作的年轻人回来,他们听了楚韵的话,有钱就早早买了房子,现在都说房子涨价了,划算得很。

楚韵直接说:“爸妈,你们要是钱不够,我先借钱给你们,我回来之前跟王建业说过了。”

楚为民文:“在陵山县买块地要多少钱?”

“不买城中心的,就买城边上,几百块钱就能买一块,具体多少钱,就看买的地大小。”

楚韵继续诱惑:“爸,你想想,买一块地,房子修起来,以后家里的子孙就是城里人了。”

这个诱惑确实大,现在城里人三个字,意味着好日子。就算他能安心当个农民,有哪个长辈不想后辈子孙越过越好的?

楚为民没有说话,下午,背着手去外面逛了一圈,晚上回家吃晚饭,楚为民就下定决心了。

要买地修房子!

买房子就不想了,大家都说,在县城买房子太贵,不值当。

不仅他们家买,队里还有好多人家都要买。就像楚韵说的那样,不买城中心的,就买城边上的,大家一起去买地修房子,楚家人到时候还是住在一起,不会挨欺负。

下定决心就好办了,在陵山县,楚韵还是很吃得开。

第二天,楚为家带上有买地想法的人,跟着楚韵去陵山县,楚韵找人介绍了分管这方面工作的朋友,他们看中了县城南边的一长溜地。

这快地是荒地,再往前头走几公里,就到村里了。

那人也想卖楚韵一个好:“楚老师,这块地有点荒,位置差了点。”

楚韵笑了笑:“位置差点就差点,但是价格会便宜不少吧。”

“价格确实很便宜。”

楚韵一听他的报价,回头跟她爸商量,价格实在太便宜了,不能浪费这个机会,多买点地。钱她有的是。

楚为民不会用女儿的钱,算了算家里的存款,最后定下了四百平方的地,他们一家人住也够宽敞的。

其他几家人,最多的也买了四百平方,少的五六十平方也有。

楚韵带着他们去交钱,领证,再把地方画出来,等开春了再来建房子。

楚韵看她爸拿到买地的凭证,小心地放到包里,一脸欣慰的样子,好像干成了一件大事。

说实话,楚韵其实更想爸妈去市里买房子,不过想到最后,还是决定来县城。市里固然好,但是他们家的财力不足以支持这样做。

楚韵也不想爸妈因为借了她的钱,心里压力太重,就这样吧!

等以后发展起来,在小县城养老,日子也过得很安逸。

办完这件事,很快就过年了。

大年三十这一天,楚家一早就忙活起来,今年的年夜饭挪到中午,楚韵吃完午饭,就要带着孩子赶车回城里。

楚韵:“爸妈,大哥大嫂,明年你们估计事情多,也忙,等年前忙完了,你们来北京过年吧。看看北京,也看看我在北京的家。到时候你,我托人给你们买卧铺火车票。”

楚为民朝她摆摆手:“我知道了,到时候再说。你好好工作学习,你说你要考那什么研究生,我们也不懂,你自己努力,多读书总是没错的。以后你在大学教书,也要好好教,多为国家培养人才。”

李桂芳泪眼婆娑地拉着女儿的手:“不要操心家里,我们都好好的,只盼望着你也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