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2节(2 / 2)

加入书签

除此之外避难所内也会开设大学,符合“林奇学分体系”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大学。

所谓的“林奇学分体系”就是林奇提出的“一切向分数看齐”的教育体系,考试成绩将会成为一切。

想要上大学不再考量人们是否会有一个好的歌喉,父母是否在知名企业任职,或者是什么知名的社会活动家,政客之类的。

他们得拿出足够好的成绩来。

有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林奇这么做,就是在抹杀孩子们的天性,教育不应该纯粹以学习的成果为检验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学习的天赋,教育应该是没有负担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强调学习的结果。

这些讨论在社会上的确引发过一段时间的议论,但最终人们还是认为林奇的学分体系似乎更适合现在的联邦人。

至少有更多的平民可以去上大学,上好大学,而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先有一份“推荐信”,才能够上大学。

女孩咽了口中的食物,她看着自己的母亲,这些天里母亲的变化她也看在眼里,但她不知道如何去说。

此时,她只能说一些自己知道的事情,“我不太想上大学。”

女人突然有些愤怒,“为什么?”

女孩又沉默了一会,“因为我们拿不出这笔钱。”

上大学的费用很高,按照新币体系来计算,在避难所中上大学一年大约需要七千块钱到八千块钱左右的费用,约等于一名工人五年不吃不喝的收入。

而四年的大学生涯,就是一名工人二十年不吃不喝的收入,只要他吃一点,喝一点,用一点,可能这二十年就会无限延期到三十年,或者四十年,也有可能是五十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