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节(2 / 2)

加入书签

他们也要让孩子们进去!

一番争执之后,建孟府百姓们集体请愿,建孟府的工科真的成立了。

那个厉害的铁匠,也成了建孟府第一个工科夫子。

还是一个匠人夫子。

这件事对天下匠人们来说,都非常振奋。

他们匠人也要读书,也能去官学读书!

肃州这边也差不多。

官学直接设立工科,好招收更多懂技术,也懂理论的夫子跟学生。

一时间,不少匠人们都过来报名,河西府不少匠人都赶来此地。

既然是因为肃州对匠人们看重,同样也是想学学字,他们技术不错的,只是理论知识有待补充。

河西府其他地方一阵无语。

就算再不情愿,也要开设工科学堂了。

为什么?

因为再不开设,整个河西府的人才,都要流向肃州了好吗!

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蔡丰岚跟武营闲聊的时候还在说。

纪元现在做的事,跟他在建孟府府学没什么区别。

他按部就班做事,但把同窗,同僚们都卷起来了!

什么?

不卷?

在卷王面前,你不卷就等于原地退步!

不管愿不愿意,河西府其他地方都要被带动了。

如果说河西府这边官员是被无意间带动。

江南一带的官学,私学,甚至书院,都是主动选择。

不管对不对,先做了再说。

再者,其中前景,似乎真的不可限量。

不少人紧紧盯着肃州,想看纪元的下一步想法。

纪元也是不吝啬的,只说等到水泥厂建好之后,他一定开放大家参观。

水泥厂。

无论是新出现的黏合剂,还是完全用蒸汽做动力做的工厂,都很吸引众人的目光。

一想到,这蒸汽工厂可以代替所有人力,牛力,马力,就让人兴奋。

更有聪明人,已经启程去肃州了。

他们有预感,以后的肃州,可能会发展到不可限量的地步。

那地方有矿产,人口少,还有橡胶的大量产出,甚至地势还平坦。

发展潜力无限。

纪元,高夫子,以及肃州工司,再加上本地的有名的建筑匠人。

所有人闷头在官署里面设计工厂。

纪元负责全局的部署,建筑匠人则要看地势来定下怎么建设,高夫子则看哪里部署蒸汽机最合适。

以及整个工厂的动线的修缮。

眼看着地图一点点完善。

工厂临近河水,一年四季都有水,方便蒸汽机补充水源。

天山下来的雪水,正好补充了这份能源。

工厂的大门朝南,进来之后左边是办公的地方,去到右边则到水泥厂的第一个厂房。

拉来的各种矿料就在这里面堆放。

一路下去,就是整个水泥作坊的制作流程,后面的大门就是整整齐齐的水泥库房,那里就是放着所有水泥的地方,也是从这里发货。

所以后面临着官道。

只是这里的官道还需要修缮,至少要八驾马车并驾齐驱的那种。

“等到第一批水泥做好,这里就用水泥来修缮。”纪元拍板道。

这个规模巨大的水泥厂,占地四百多亩,一眼看不到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