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慢穿] 第82节(1 / 2)

加入书签

看到村里人这样忙碌起来,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人多少也会摘点野菜挖点草根树根回家放着。

毕竟以后的情况大家心里都不清楚,但这天气越来干,太阳越来越大的情况,让王家村的人见了,心里实在是有点不安。

果然等到六月份收割的时候,村里人种的那些水稻因为缺水,都是一副干煸干煸的样子,能够吃的没有多少,产量只是常年的三分之一。

幸好其他田地种上了耐旱的红薯土豆,尽管因为缺水产量并不怎么好,但总比种水稻的产量高,这已经非常好了!

六月份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雨下的,只是明显没有正常天气那个时下得多罢了,要是没有王家村这边早早改种了耐旱作物进行对比,周围那些村子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以为天气偶尔不好,他们运气不好才导致的上半年减产的。

可人家就能够早早预见到干旱,及时的改变了耕种计划,就他们这个村还在嘲笑人家胆小,如今打脸了吧?

在饿肚子面前,那些本来还在嘲笑王家村的村子跟风做出了更改耕种秋季粮食的计划,毕竟第一季收成已经不好了,要是第二季收成再不好那真的要让全村老小跟着一起饿肚子吗?

这样大的责任那些村长可不敢担,只能够采取最谨慎的办法,尽量种点耐旱生长期比较短的农作物,争取多收点粮食回来了。

那些村长想到年前在镇上开会的时候,他们为了争面子,往高里面虚报的产量,要是今年风调雨顺,大家勒紧裤子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可如今居然又遇上干旱,收成本来就不好,又要多交那么多公粮,村里的日子可要怎么熬啊?

要是能够时间倒流,那些村长恨不得让当初在大会上争面子的自己闭嘴,老老实实的报产量不好吗,为了在领导面前争那点面子,就让村里老少一起饿死,这结果他们可承担不起!

等这些村长纷纷到镇上哭诉今年干旱缺水,天气不好想求领导能不能让村里少交一点公粮的时候,镇上的领导一脸为难的说年初的时候已经把各村的产量报到上面去了。

中途想改,镇上这边也没有办法,公粮那是一定要足额交的,但镇上也知道今年干旱挺严重的,就说帮着向上面争取一下,看能不能争取一点救助粮回来了!

能不能申请到救助粮还是一个未知数呢,今年这么多地方干旱,向上面申请救助粮的地方肯定也多,轮到他们镇上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不过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强,那些村长只能够边走必看,希望第二季的时候,老天爷能够开开眼,天气能够变得好一点,多点收成了他们也不用这么为难了!

可惜天不从人愿,下半年雨水更加少了,即使村里人种下种子以后,不停的挑水浇田地,也赶不上田地蒸发的速度,那些秧苗长得并不好,下半年的收入眼看着肯定不大好,这让种地的人都开始发愁起来了。

第120章

王家村这边的人在给地理浇完水之后, 也不急着回家休息了,而是到田间地头山上林子那边去挖各种能够入口的东西,眼看收成不好了,再不抓紧时间多挖点野菜树根回来, 就要真的饿肚子了。

因为家里的粮食还够, 陶长安和杨大妞两个虽然也挖了不少的野菜树根回来,但倒是不怎么担心会饿肚子, 所以并不怎么慌。

外面的雨水少, 可深山峡谷那边因为地势比较低, 潭水里面还是有不少水的, 峡谷那边不缺水, 种下去的粮食自然就能够正常生长了。

趁着没有那么忙的时候,陶长安偶尔请假一两天不去上工, 或者借口说要去县里那边两三天, 转头再回深山那边去打理一下峡谷里面的粮食, 这么断断续续的打理,一亩多还是能够收获不少粮食的。

有了这些粮食打底, 加上一些野菜树根草根, 杨大妞也有把握能够让自己一家人平安的渡过这才饥荒了。

整个县城,都因为这场一直得不到办法解决的干旱引起的粮食恐慌感到忧心。

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他们在单位上班的时候, 还是能够有基本的粮食供应给他们, 不能够说吃饱, 但能够吃上四五分饱还是可以的。

因为担心家里, 三个孩子当中, 二妮因为不方便回来, 因为担心家里吃不饱, 还把自己在大学那边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那点粮票给寄了回来。

老大老三两个因为距离家里比较近,特地抽空回了一趟家,见家里确实还有粮食可以吃,加上陶长安这个当爹的人,还能够经常的从山里带一些吃的回来,王树林和王小松他们两个这才放下心来。

回一趟家,他们两个觉得自己在单位吃的那些,还没意见家里有油水呢!

杨大妞见孩子们难得回来一趟,还特地割了肉回来给他们做了几顿好的,顺便准备了不少吃的,让他们两个带回单位吃,可不能够饿着自己了。

这个时候到处都缺粮食,单位那边吃的,估计也不大好,杨大妞只能够趁家里这边有条件,给他们两个多补补了。

至于二妮那边,因为是在市里,一时半会他们也去不了那么远,只能够写信让她不必节省着吃,家里的粮食够他们两个老的吃了,不用担心家里。

顺便还给二妮寄了些吃的,让她在学校那边好好学习,家里背靠大山,怎么也饿不着的。

如今饥荒才刚刚开始,大家尽管担心,但家里基本还是有一点存粮的,熬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怕就怕像十年前一样,这样的干旱明年还得持续,一直收获不了粮食,那才是最难办的!

等到五九年九月多的时候,天气还是这么干旱,看到地里能够收获的粮食根本就没有多少,大家伙这才彻底死心,做好了饥荒已经来了的心里准备。

好在王家村这边一早就已经开始收集各种山上能够吃的东西,年底村里公分一计算,扣除交公粮的那部分以后,每个人基本就只能够分到一百斤的粮食,这还是粗粮!

别小看着一百斤粗粮,那些家里人口多的人,一人一百斤,几口人人怎么说也能够分到几百斤粗粮了。

这些粗粮拌着野菜树根草根慢慢吃,还是能够熬上不短一段时间呢。

至少熬过这个冬天还是可以的,等到明年春天,地里的野菜也会发芽了,到时候要是家里没有粮食的话,多进山去挖点树根草根,怎么也能够对付一段时间。

说不定明年就开始风调雨顺起来,等到夏天的时候,就能够有粮食收获了呢!

最差就是明年还是一个灾年,像十年前那场饥荒一样,有后面的大山在,他们再熬一熬,应该能够等到救济粮下来的吧!

对于自己的国家,老百姓他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相信国家到那个时候不会不管大家的。

有这样的信心撑着,王家村的人精神面貌还是非常不错的。

六零年初的时候,听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洪水,粮食欠收的地方非常多,很多地方饿死了不少人...

鉴于全国各地都这么困难的情况,王家村所在的溧水县这边好歹还能够交得上公粮,老百姓尽管也面临饥荒的威胁,但跟其他困难地区比起来,溧水县的情况还算过得去,不是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等县里各个村子过去申请救济粮的时候,县里那边把情况这说,上面说了其他地方更需要救济粮,我们溧水县还可以自己想办法克服一下,即使吃草根,也比其他连草根都吃不上的地方强多了吧!

至少溧水县这样山林比较多,从牙缝里面挤一挤,总还是能够熬过这一段时间的。

那些村长申请救济粮失败,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去跟村里父老乡亲他们交代,等到马上就要饿死人的时候,他们恨不得打死当初为了面子,虚报那么多粮食产量,那都是从父老乡亲活命的口粮里面掏出来的啊!

等那些村长回到村里,面对一张张期盼渴望的面孔,他们只能够把县里面说的那些话复述一遍,让大家发挥爱国精神,忍一忍抗一抗,帮帮其他饥荒更加严重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