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慢穿] 第80节(1 / 2)

加入书签

自从王树林有了工作以后,每个月会定期给家里五块钱,说是回报家里这些年供他读书和孝敬父母的钱。

王树林每个月的工资如今才十几块钱,他能够拿五块钱出来给家里,陶长安好杨大妞两个人已经十分高兴了。

尽管陶长安和杨大妞他们因为家里有金条的缘故,并不算太缺钱,但有孩子出息了孝敬他们,他们做父母的还是十分高兴的。

至于老二王二妮,她如今才刚刚上高二,明年六月份就要高考了,因此这一段时间来,二妮一直忙着在学校那边学习复习知识,为明年的高考做准备!

尽管陶长安为了不让二妮有太大的压力,已经明确说了,即使二妮明年的高考成绩考得不理想,家里面也可以继续供她复读一年,然后再继续去考大学。

有两次准备的机会,二妮总有一次能够考上她理想的大学了。

至于老三王小松,如今也在读初二了,因为是五二二学习制,读完这一年,他的初中生涯也算是结束了。

王小松努力了这么多年,才勉强让自己考上初中以他目前的成绩来看,一年以后,他考试中专或者高中的几率非常小。

即使家里面愿意花钱让他继续复读,王小松觉得自己并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因此早就跟家里说了,读完初中以后,他就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

毕竟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没什么效果的复读上面,还不如早点出来学点有用的东西,早早挣钱毕竟实在。

相比起读书,王小松发现自己对那些机械类的东西更加感兴趣。

平时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会专研自己买回来的那些机械类的书籍,对书上所说的原理感到十分新奇,经常忍不住沉迷其中。

陶长安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开明的人,见老三对机械这些方面感兴趣,平常也会帮他掏点机械方面的书籍回来。

杨大妞虽然不大理解老三为什么好好的书不愿意去读了?

但见孩子他爹都没有反对,想着自己对这些不大懂,还是听孩子他爹的,随老三高兴算了。

孩子长大了,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在陶长安的影响下,杨大妞也懒得管家里的孩子想要干什么?

反正家里已经供三个孩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了,孩子们已经学到不少了。

如今已经到了明白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的年纪,孩子书比自己读得多,杨大妞还是决定跟着孩子他爹走,随孩子们高兴好了。

反正以后做事的也是孩子自己,既然孩子们选择了以后发展的方向,那以后无论是好是坏,就只能够让他们自己承受了。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但三个孩子当中,老大老二的前途要是没有出大的意外,基本已经定下来了,而且前途光明,下半辈子基本上不用操什么心了。

可老三才初中毕业,学历虽然看着比一般人高一点,但没有继续读下去,他以后做什么都还是一个问题?

到底是家里的老小,在杨大妞翻来覆去都睡不着,为小儿子担心的时候,陶长安只能够无奈的坐起身,说道:

“孩子他妈,老三如今才刚刚读初二,距离他初中毕业还有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呢,你这个时候也着急得太早了吧?”

杨大妞白了孩子他爹一眼,越是体会过村里人对读书人的推崇和羡慕,杨大妞越是发现了读书的好处,自然也就更加重视家里剩下两个孩子的读书情况。

她不大高兴的说道:

第117章

“眼看明年六月, 家里两个孩子一个马上就要进行高考,考大学了,一个也是初中马上要毕业了,至于毕业之后, 要怎么样, 到现在还不知道呢?

老二读书一直十分认真,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她。

但是老三读书一直都是吊车尾的, 估计这次毕业考试, 还是有点悬的!

要是老三这次没有考过, 孩子他爹你真的打算按照老三自己的主意, 让他就这么不读书了吗?”

陶长安这还是第一次见妻子这么操心家里孩子读书的情况, 以前都是随便自己教,孩子们读得怎么样, 妻子可不是十分上心的!

如今见妻子开始这么关心家里孩子读书的情况, 估计是从老大王树林身上, 体验到了孩子读书所带来的好处了,这才开始上心了起来。

“关于孩子们以后想要做什么, 我当年开始教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就已经说了, 只要他们打下一定的基础,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后,我就不会再干涉他们所选择的路。

老大的情况已经定下来了, 就不用多说了。

老二既然愿意继续读下去, 也有能力读, 那就让她去考大学, 等大学毕业以后, 工作自然有国家分配, 不用我们操心。

至于老三, 逼着他读了初中,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以他的资质,即使愿意复读,估计也考不上中专或者高中。

既然老三想要学习机械有关的知识,那就让他往这方向发展。

我想了一下,老三既然喜欢机械,那等他初中毕业以后,得让他多学一点跟机械有关的东西,说不定等以后镇上的机械厂招工,以老三初中毕业的学历,还是有机会可以去试一下的!”

直接给老三安排一个工作不大可能,但因为之前想要给妻子安排一个工作的经验,不好给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妻子找个工作,但给已经初中毕业小儿子找点关系,迂回着进镇上的机械厂,陶长安还是有点把握的。

不过处于谨慎起见,在事情还没有办成的时候,陶长安可不会再夸下海口,说能够给老三安排工作了。

已经在妻子面前丢了一回面子,没帮她在县城那边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今轮到小儿子了,陶长安就比较谨慎了起来,只是安慰妻子道:

“老三那边,等他初中毕业以后,我自然会有其他安排,孩子她娘你就不用担心这么多了。

以老三初中毕业的学历,即使再差,也能够回到村里做一个会计,帮村里记记账什么的,你不用担心!”

当然,说是这么说,以老三那个性格,估计要不是没有办法,他肯定是不愿意回村里干活的。

前一段时间,通过陶长安的一次有意交好,已经跟镇上机械厂的一个修车师傅搭上了关系,在双方你情我愿,有意的来往下,以后把老三塞过去让人家师傅带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杨大妞这边听到孩子他爹这么说,觉得他说得不错,反正老三再怎么样都能混一个初中毕业的文凭,可比大多数人好多了。

家里三个孩子都过得不错,以后的前途肯定也不会差,跟村里那些孩子比起来,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已经混得十分不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